製造雙重標籤校內分化

【本報訊】對於有中學以校服區分學生成績或中英文能力,有教育界人士認為,會造成雙重標籤及校內分化情況。有心理學家亦指,不少研究證實,將學生以成績作標籤或分類,容易令成績稍遜組別的學生,變得欠缺自信心,長遠而言成績會每況愈下。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認為,一校有不同款式校服的情況,實屬罕見及不必要,學校的功能是尋求平等,並非製造外觀上的不平等而引起分化,「精英制不是罪,但外觀上嘅不平等,會喺校內造成兩個標準,家長和學生憂慮都好正常。」他又稱,正如學校解釋,學校將學生分為中、英文組,某程度上已將學生標籤,若再以校服分類,更造成雙重標籤。

臨床心理學家朱嘉麗引述心理學理論「自證預言」指,研究將學生分兩班,一班被評為精英,另一班被評為成績稍遜者,結果發現精英班的小朋友成績有明顯進步,但被編入成績稍遜班的學生則愈來愈退步;研究人員最後揭露,研究刻意將兩班學生調轉。結果證實當小朋友被編入成績較差之列,會令他們自信、自尊受損,成績亦會退步。她又指,學校有必要向家長解釋清楚用校服把學生分類的目的,以及檢討有關政策。

直擊人類豬流感最新疫情
詳情瀏覽on.cc《奪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