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旁觀:軟硬件配套

早前,位於石硤尾的賽馬會創藝中心在租客使用方面引起小風波,傳媒發現中心單位雖已全部租出,但常「十室九空」,未能善用資源,惹來文化藝術界的還擊,說自己不是動物園的熊貓,藝術村不具「觀賞性」。之後,關注事件的藝術發展局更舉行論壇,思考「藝術村」的內容,和「村客」應與社區如何互動。

今天,面對創藝中心的卻是一個好消息,由工業大廈改建的藝術村,獲得香港建築師學會全年境內建築大獎。這個藝術新天地在建築上得到確認,以前是雜亂的山寨廠,今天是具有天然光和連接社區的中庭和藝術工作室,但中心在定位上仍有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讓我們看到了空有硬件的改造但缺乏政策上明確支援的後遺症。

除了石硤尾藝術村,利用古老建築的活化和復修發展新文化藝術空間,似乎已成為時尚,陸續有來。在第一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勝出的六個項目,就有多個與文化有關,其中前荔枝角醫院會改建為推廣中華文化和國民教育的中心,北九龍的前裁判署,就會成為一所美國設計學院的基地。

規模更大的項目,是由賽馬會準備斥資十多億元活化的中央警署建築群,內容和主題也以文化藝術和餐飲娛樂為主。再計算現有、由前牛隻檢疫站翻新而成的牛棚藝術村,社區文化藝術空間突然多起來。藝術家、學校、年輕人如何善用這些新空間?

創藝中心個案值得大家反思。中心的新硬件其實相當不錯,建築師投放了很多心血,但管理較僵化,定位不清晰,導致公眾和藝術家有不同期望。而中心的節目和活動資源未到位,又未能盡快與學校串連,鼓勵師生組團參觀,難怪中心的人流稀疏。

仍在籌劃的活化工程,值得在明天開始就要同時思考配套的軟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