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本報訊】年僅十三歲的中一生阿儀(化名),由於生長於暴力家庭,自小經常被哥哥及姊姊虐打和責罵,加上其父正在內地監獄服刑,欠缺家人照顧和關愛下,早於小學已離家出走及染上濫藥惡習。而在經歷長期被虐打及抑壓情緒下,阿儀對人容易懷有敵意,經常因小事召集「友好」傷人,變成一位反應型攻擊者。
對人敏感 懷有敵意
阿儀的母親因為口奔馳,且對家中事情反應冷淡,令阿儀缺乏照顧,加上長期被兄姊打罵,阿儀小學時已離家出走及流連街外,甚至沒有上學一年。由於長期被欺凌,當阿儀被指摘時,便會十分敏感及懷有敵意,情緒容易變得激動及大吵大鬧。一次她與朋友吵架後,看見對方人與其他同學「細聲講大聲笑」,認定對方正在說自己壞話,立即召集「友好」打傷同學,久而久之,令她變成一位反應型攻擊者。
而十四歲的阿明(化名),仍重讀中一,因父母去年離婚,現卻與母親、父親和父親的女朋友共同生活,由母親負責照顧各人日常生活所需,但母親對阿明的行為問題採用放任態度,加上家庭問題複雜,令阿明經常產生憂慮的情緒。
一次阿明在屋邨籃球場借故與受害者比賽,期間不停蓄意攻擊受害者,當受害者拒絕繼續比賽時,阿明便與場外十多名懷疑有黑社會背景的朋友上前恐嚇。事件反映阿明是有設計及策劃欺凌行為,以達到其顯示權力的目標,是典型的操控型攻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