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靈」回收 衞署遲公布

【本報訊】本地著名藥廠樂信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款皮膚軟膏,因抗真菌成分的劑量與說明不符,日前通知藥房回收。衞生署得悉事件後指令藥廠回收,但未有向藥房發書面通知,亦未公布事件。有藥劑業界指藥膏成分有偏差會影響療效,批評衞生署延遲公布,是漠視市民知情權。經本報查詢後,衞生署於昨晚證實,本月十六日抽驗時發現上述藥膏標示與實際成分有異,已指令藥廠回收,但沒說明為何不公布事件。

抗真菌成分不合標準

香港執業藥劑師協會會長鄭綺雯指,近日有會員接獲樂信藥業通知,回收一款「皮特靈特效皮膚膏」(Difunsed Cream)。她指「皮特靈」用於疥癬及香港腳等皮膚炎症,屬受管制藥物及要醫生處方。該藥膏含有抗生素、抗真菌、類固醇及激素等四種主要成分,據知今次是其中一個批次32335的抗真菌成分「氯碘喹啉」(Clioquinol)劑量不合標準,只有零點零六較藥廠聲稱的百分之一為少,故須回收。

由於藥房無接獲任何書面回收通知,為防有人「偷步」回收,該會向衞生署查證後證實事件,並指令樂信回收。她不滿衞生署未有即時公布事件,正使用「皮特靈」的病人應有知情權,應收回市民已購買的藥膏。

醫院藥劑師學會教育總監崔俊明稱,氯碘喹啉是常用於治皮膚炎的成分,若劑量偏差或會較難痊愈。藥物或無法有效殺滅真菌,有機會使真菌出現抗藥性。港九藥房總商會理事長劉愛國指,樂信已派人到其藥房收回數支「皮特靈」,藥廠解釋是涉及藥物穩定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