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藥頻生審計署盯緊衞署

本港不足兩個月接連發生逾十宗藥物事故,負責監管藥物質素的衞生署成審計署衡工量值調查「高危部門」。審計署署長鄧國斌向本報證實,連串藥物事故已引起傳媒、立法會議員及公眾關注,署方已開立檔案,「當個FILE(檔案)夠厚時,就會考慮介入調查。」藥劑業界促請審計署調查衞生署是否監管失職,令「藥廠一路獲續牌,一路出產發霉藥」。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勞永樂認為審計署應調查衞生署「監管人手係咪白出人工,浪費公帑?」

審計署署長鄧國斌昨回應本報指,署方暫未收到涉及藥物事故的電郵、傳真或電話投訴,但因事件引起大眾廣泛關注,已經開立剪報檔案,以便日後有需要時隨時調查。鄧國斌以機密為由拒絕透露會於何時及如何調查,只稱「個FILE(檔案)夠厚時就會考慮去查,總之我哋會留意事態發展,有需要時會跟進。」

鄧國斌稱,審計署一向有擬定五年工作計劃,但每年都會更新,「我哋特殊特辦,遇有突發性事件,就會更改調查計劃,例如有啲部門意見接受,態度照舊,就會查完再查。」

業界:應查角色問題

有藥劑業人士指,審計署應調查衞生署監管藥廠時,同時擔任建議立法及執法角色會否有衝突,並且調查獲良好藥品生產規範(GMP)的藥廠屢次出事,是否反映署方失職。香港執業藥劑師協會會長鄭綺雯希望審計署調查衞生署的工作表現是否與支出相符,「仲要借鏡外國標準,睇吓衞生署監管藥廠方面係咪比外國差。」

勞永樂認為,審計署可逐件事故調查,詳細深入研究其內部文件。「署方要查下點解咁遲先發現藥物事故,署方對涉及藥廠做過乜嘢,巡查程序係咪有問題,現存藥監機制係咪有咩漏洞同缺失?衞生署監管人手係咪白出人工,浪費公帑?」

林秉恩圖卸責捱轟

他又批評港府成立的藥物檢討委員會僅由藥劑業界參與,有自己人查自己人之嫌,改由審計署調查較佳。他又炮轟衞生署署長林秉恩只要求藥廠自律,卻聲稱署方「不能巡查藥廠每樣嘢」。

另外,衞生署昨與本地廿五間藥廠開會,助理署長鄺國威在會上要求,藥廠需於一個月內覆檢自○六年起生產的藥物紀錄,並按風險程度,為已推出市場的藥品做微生物化驗,若發現藥物有問題,須立即呈報,覆核需於五月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