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五日,是胡耀邦逝世二十周年,官方沒有任何紀念活動。只有一條消息,胡耀邦的夫人帶着四個孩子到江西共青城,那裏是胡耀邦安葬的墓地,當地官員無人陪同前往,只有中央辦公廳的人做些打點。
胡耀邦逝世二十周年原本不應該如此寂寞。胡耀邦雖然於一九八七年一月因所謂「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和「處理學潮」不力而辭去中共總書記,但他病逝後中共對他的評價是極高的,他在下台後中共召開的十三大上還是政治局委員,有消息說,那時還要安排他當全國政協副主席,但他拒絕了。
胡耀邦是繼周恩來後,唯一被人民發自內心大規模悼念的中共領袖,絕不簡單,當然也由此引來巨大的政治麻煩。胡耀邦病逝、中共蓋棺論定後,很長時間對他保持沉默,這是因為有人視他為心病。只有當整倒他的那些元老相繼凋零了,事情才有轉機。
過去那幾年,才有中央最高層領導人到共青城的胡耀邦墓地拜祭他,才有對他誕辰日的座談紀念活動,才有官方媒體發表「頌揚」他的文章。不過,中共對「胡耀邦問題」還是極為小心的,生怕「處理」不好,又會掀起軒然大波。今年是「六四」二十周年,二十年前胡耀邦的病逝正是這場風波的導火索,因此中共是只能沉默的,胡耀邦是只好寂寞的。
胡耀邦是一位至情至性的人。他為人正直,充滿理想,嫉惡如仇,熱愛人民,有獻身精神,然而又熱情衝動,口無遮攔,大事、小事往往決斷輕率。這樣的人能夠在數十年黨內鬥爭的絞殺中一直保持本色,且官愈做愈大,當上黨的一把手,絕對是個異數。這也是中共在打天下時的激情歲月,以及文革後要改革開放這種特殊時期集合於一人之身的產物,充滿了偶然性、戲劇性和傳奇性,也是那個特殊時期「元老垂簾」的產物。這個「元老垂簾」,是胡耀邦的喜劇,也是胡耀邦的悲劇,是改革開放的喜劇,也是改革開放的悲劇,乃千古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