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盟國取得冷戰勝利。由歐美控制的國際輿論機器大吹大擂,謂此乃資本主義已徹底擊敗社會主義,取得最後勝利,並聲稱自由市場完全取代計劃經濟,無可逆轉。冷戰結束,前蘇聯的華沙公約組織盟國陸續加入北約,美國佔據世界唯一超級強國寶座,在其積極推動下,全球經濟一體化迅速展開。
名義上「全球化」是要打開貿易壁壘,讓所有國家的產品和服務行銷全球,自由競爭,汰弱留強,因而提升生產水平,改善「地球村」所有村民的生活素質。但實際上,整套遊戲規則卻由美國一手策劃和制訂,競爭有多自由,要視乎參與競爭者的財力有多雄厚,絕無公平可言。
以農業為例,美國地大人少,加上現代化操作,有需要打開全球市場,為過盛的農產品謀出路。美國政客口談自由經濟,但若要在農業州份勝選,農業補貼屬「神聖不可侵犯」。另儘管美國備受國際指摘,仍拒絕撤銷,於是其受補貼的美國廉價農產品傾銷全球,農業因此受創甚或被「趕絕」的國家,由非洲貧窮小國,以至經濟正在冒起的亞洲國家,包括中國及南韓都有。美國的不公平農業補貼,正是韓農表面「過激」行動的底因。
全球化亦是金融海嘯波及全球的原因。政客與華爾街大鱷勾結,不斷放寬對金融業的規管,對印發票據「製造財富」勾當視而不見,且在美國推動下全球倣效,結果釀成巨災。
蘇聯解體,全球失卻有效制衡美國的力量,乃全球當今經濟災難的肇因。稱資本主義已獲最後勝利,實言之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