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二公布了新聞出版體制改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在受金融海嘯衝擊,經濟嚴重滑坡,以及政治體制一直停滯不前的氛圍下,北京居然提出新聞出版改革,有點出人意外,多多少少算是一點驚喜,尤其是對私人資本進入這個敏感行業,有所鬆動,開了一扇小門。
在經濟不景氣的狀況下,北京最緊張的是「穩定」,「穩定壓倒一切」的口號又被重提,尤其今年還是政治敏感年,西藏的敏感日子已經過去了,但還有「五四」、「六四」、法輪功等「逢十」的紀念日,當然還有今年的建國六十周年大慶,這些敏感因素的疊加,必然使到政治收緊、輿論收緊。在奧運結束後,北京有關奧運期間放寬新聞採訪自由的規定仍然延續,沒有即時取消,當時三禪還有幻想,以為北京的開明派佔了上風,有關的規定就此可長期執行下去了。殊不知,到了年底還是被取消了。這是北京收緊輿論最好的例證。有這些事件在前鋪墊,這回的新聞出版改革時間表和路線圖出台,當是驚喜。
新的改革規定,年底前所有新聞出版單位完成由事業單位向經營企業單位的體制轉換,在完成轉制基礎上重組大型集團,要在三到五年培育六七家資產過百億的出版企業。這方面,其實還是北京對國有企業總戰略指導方針,就是「做大做強」,以此保證公有制新聞出版企業的主導地位。
不過,新的改革充分肯定非公有出版工作室是一種新興的文化生產力,鼓勵和支持他們以多種形式進入政策許可的領域,這個鬆動必可為私人出版業發展提供進一步擴展的空間。縱觀內地改革開放三十年,許多事情關鍵就是要開口子,一開了口子往後就有擴張口子,進一步發展的機會,所以說有驚喜不是過分的。另外,路線圖還允許內地有實力的新聞機構到境外發展,也許這也是香港吸資的新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