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圍城》中有段話:「學國文的人出洋『深造』,聽來有些滑稽。事實上,惟有學中國文學的人非到外國留學不可。因為一切其他科目像數學、物理、哲學、心理、經濟、法律等等都是從外國灌輸進來的,早已洋氣撲鼻;只有國文是國貨土產,還需要外國招牌,方可維持地位……」
今後,莘莘學子不需要外國招牌了,應捨遠而求近,要一塊香港招牌就可。高官和「經機會」吹擂的「六大優勢產業」有一項是「教育服務」,說「香港提供兩文三語的環境及國際認可課程,對高等教育作出巨額投資,研究經費及學術設施亦達國際水準,內地對本港高等教育需求殷切,教育作為產業,應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些話有兩點精髓:一、有錢就巴閉;二、香港大專院校將變成「學店」。
中國百年來最了不起的大學,照我看還是抗日戰爭期間的西南聯合大學,不僅師資盡是學界泰斗式人物,學生也幾乎個個成材。但是,教育經費奇缺,而且面對通貨膨脹,教授們沒有一個薪高糧準,每日三餐都成問題,有時還要逃避日寇炸彈;如此艱苦環境,造就出來的人才真正「超英趕美」。廣州的黃埔軍官學校、延安的抗日軍政大學,出了多少元帥、將軍?都不是靠金錢打造出來的。
「內地對本港高等教育需求殷切」,這是誰的判斷?還是牛皮大炮?北大、清華、復旦、交大、中山等等高等學府,比不上本港高校嗎?有機會考上京滬一流大學者,應不會來追求甚麼「兩文三語」的。改革開放以來,內地大、中學生對英語的熱衷遠勝於本港,這方面香港只能當阿Q:「老子以前比你們闊多啦!」
將教育變成「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的產業,還算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嗎?何不快捷方便地拍賣假文憑?提出這主意者,慎防變成「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