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產業炒冷飯 走投無路亂出招

國務院決定將上海發展為國際金融中心,徹底打破了香港「黃金十年」的美夢。雖然港府高官嘴硬,一再聲稱香港無懼競爭,但其實他們已經察覺前景不妙。曾蔭權無計可施,只好翻炒冷飯,拼湊出所謂六大優勢產業,聲稱可以成為本港中、長期的發展目標。

大家已注意到,在所謂六大優勢產業中,既沒有金融業,也沒有物流、旅遊等現有的支柱產業,這不是疏忽,而是一向後知後覺的港府,終於被一場金融海嘯打醒過來,認識到香港經濟面臨四面楚歌的困境,再不改弦更張,必然是死路一條。但令人遺憾的是,儘管港府窮則思變,卻變不出甚麼新花樣,無非還是新瓶舊酒,予人一種病急亂投醫的感覺。

羅馬城並不是一天堆出來的,要發展所謂六大優勢產業尤其是創意產業,必須擁有大量的創造及管理人才,恰恰這些正是港府最薄弱的地方。以醫療服務為例,香港的醫療設備及水準在亞洲首屈一指,可惜自從周一嶽主管醫療衞生領域後,一流的設備卻只能提供九流的服務,表現在公立醫院醫療事故層出不窮,藥品問題一爆再爆,連港人對醫療服務都失去信心,遑論去吸引周邊地區及內地的有錢人來光顧。港府將醫療服務包裝成優勢產業,乃是自欺欺人。

對於港府聲稱要成立「創意香港」辦公室來統籌創意產業的發展,其誠意及能力更是令人質疑。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昨日表示,創意辦公室計劃於五月提交立法會審批,最快於六月成立,提供一站式服務,而財政預算案已為此預留三億元。聽劉吳惠蘭的口氣,當局似乎認為,只要成立一間辦公室,動用區區三億元,創意產業就能一蹴而就,這個想法實在太天真、太幼稚了。

好漢羞提當年勇,香港的創意產業尤其是電影業,確實曾輝煌一時,在上世紀,香港曾有「東方荷里活」之譽,湧現大批優秀的演藝及創作人才。可惜由於形勢及環境變化,而港府卻目光短淺,沒有適時提出相應的對策,坐視電影業自生自滅,盛極而衰,如今大部分藝人都要到內地搵食求生。港府現在才想起要扶持電影業,已經太遲了。

其實,創意產業並不是甚麼新東西,而是曾蔭權拾前朝董建華「創新科技」的牙慧,稍加改頭換面。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曾蔭權提出將整合現有政府資源,成立一個專責創意產業的辦公室,而今大半年過去,辦公室仍然難產。究其原因,一是港府對何謂「創意」都搞不清楚,文化界人士批評港府的創意產業太狹窄,偏重數碼科技,忽略文化藝術,跟不上時代;二是港府決定公開招聘辦公室主任,月薪僅十三萬多元,比政治助理還要低,不夠吸引力。

蛇無頭不行,創意辦公室至今找不到主任,六月份能否拉雜成軍,還是一個未知數。即使有真正的人才講心不講金,願意為香港服務,但要統領由影視處、創新科技署、工貿署以及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等老爺衙門分割出來的「雜牌軍」,也絕非易事。立法會議員公開質疑,創意辦公室主任級別太低,未有足夠能力推動大型政策。

真是一語中的。港府內部向來同舟不共濟,自掃門前雪,以致亂政紛呈。早前赤柱塌樹殺人,意外揭露管理樹木的就有十多個政府部門,相互扯皮卸責。不得已之下,港府請出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親自掛帥,出任樹木管理大隊長。相比之下,關乎香港未來前途的創意辦公室,竟由一名從外面空降的低級官員來負責,豈不是笑話!

沒有相關人才,沒有物質基礎,更缺乏應有的魄力與決心,可見港府所謂推動創意產業,是在走投無路之下,胡亂出招,心有餘而力不足,其命運很可能如「八萬五」及「黃金十年」一樣,虎頭蛇尾,無疾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