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歲的徐伯去年九月因腹痛與大便帶血到仁濟醫院求醫,被安排於今年一月中進行結腸灌腸X光造影檢查。但早於一月初徐伯因病情惡化到該院急症室求醫,可是只獲處方藥物,並未進行深入檢查。至於其後進行的X光造影檢查,個多月後仍了無消息,徐伯女兒憶述事件時仍餘怒未消,「做咗檢查成個月,醫院冇聲冇氣,分分鐘等(報告)到搞出人命!」
內地求診即動手術
二月中,徐伯因腹痛加劇再到該院急症室求醫,仍然病因未明,只獲排期四月中到外科專科門診覆診。為免病情被延誤,徐女決定陪同父親到內地醫院求醫,接受腸鏡檢查翌日已證實其父患上中後期的結腸腺癌,醫院並即時安排病人接受大腸切除手術。「內地醫院一驗就驗到,香港又話醫療水平高,有咩理由驗咗成個月都唔知係腸癌,如果阿爸有咩事,佢哋(醫院)孭唔孭得起?」徐女坦言對香港公立醫院的信心盡失。
關注病人權益組織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認為,病人先後兩度往急症室求醫,病徵明顯及病情加劇,院方卻未有安排病人接受其他檢查,反映前線醫護人員警覺性嚴重不足。
近年本港腸癌個案不斷增加,結直腸外科醫生朱建華指出,一旦懷疑病人患上腸癌,須盡快安排大腸內窺鏡檢查,醫生可透過攝影鏡頭清楚窺視大腸情況;相對而言灌腸X光造影檢查的準確性則較低,「如果個病人未排清大便,糞便有機會遮蓋腫瘤,加上造影只係黑白影像,醫生有機會睇漏眼。」
朱坦言,診斷腸癌以大腸內窺鏡檢查最為有效,但收費較高,「私家醫院做灌腸檢查約二千蚊,但內窺鏡就要四千至八千蚊,公立醫院未必畀到呢類(有效但較昂貴)檢查!」
未安排內窺鏡檢查
就徐伯的個案,仁濟醫院發言人指,醫生為病人進行臨床檢查及腹部X光檢查未有異常發現,造影檢查亦未有發現病人結腸內有腫瘤,只是降結腸末端一小段腸黏膜薄弱,向外凸出形成袋狀,屬良性現象,所以毋須通知病人提早覆診。該院設有大腸內窺鏡檢查設施,至於未有安排徐伯接受大腸內窺鏡檢查一事,發言人只重申醫生已按病人臨床徵狀安排結腸灌腸X光造影檢查。
記者 徐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