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中環街市是港島區居民採購糧食的重地,更被前港督戴麟趾爵士宣稱是「全東南亞最大型肉類市場」。這個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的街市,於2003年停止運作後,其活化方案一改再改,終於在今年第三季開始首階段營運,預計將成為一個集合文青小店、綠化空間及康樂場地的新一代地標。趁開幕前,我們訪問了香港歷史掌故專家鄭寶鴻,由他分享中環街市的有趣見聞,細說它的前世今生。
位於皇后大道中與德輔道中之間的中環街市,其前身是位於皇后大道中與閣麟街交界的廣州市場,第一代中環街市則於1842年在現址開業,並於1858年建成第二代。之後街市經歷了重建與拆卸,現時的建築本身乃1939年啟用的第四代中環街市。街市所採用的是摩登流線型(Streamline Moderne)建築風格,樓高4層,街市位於一至三樓,容納逾200個攤檔,特色是以簡單的線條和實用為主,沒有多餘的裝飾,在當時來說是非常突破。鄭寶鴻表示:「1929年美國大蕭條,對香港也有很大的影響,新建築開始放棄以往的古典風格,注重簡約及實用,摩登流線型建築風格便十分合適。中環街市呈長方形,樑柱採用鋼筋混凝土建成,一排排玻璃窗及中庭可增加天然光線及空氣流通,我記得小時候和媽媽去買餸,覺得好光猛好通爽,一切設計都以功能出發。」攤檔設計具人性化,例如肉檔有水磨石造的枱、海鮮檔有良好去水系統,亦有豬雜房及劏雞房,方便屠宰牲畜家禽。「劏雞房就在皇后大道中那邊,場面都幾血腥,所以後來加高了圍牆遮擋。」鄭回憶道。
逾170年歷史的中環街市,見證着香港的轉變,鄭娓娓道來:「最早期街市的位置是填海而成,由於近海,所以第二代街市的旁邊有很多攤檔聚集,亦做過漁類批發市場,街市內魚檔也是向他們拿貨。後來附近逐漸有很多食肆及辦館開業,因該處接近碼頭,遠洋船都需要辦館供應糧食。」到了日治時期,中環街市曾被改名為「中央市場」,直至1993年才恢復「中環街市」的名稱。中環街市是香港第一個華人聚集的街市,有着全港最齊全最新鮮的食材。「中西區的居民或『媽姐』們都喜歡到中環街市搜羅食材,不要睇小魚檔或雞檔,訂單分分鐘是幾萬元的大生意,在七八十年代可以買層樓。有些檔口更有售罕見的食材例如龍躉皮或黑草羊,在當年是富貴人家才買得起。」90年代中環街市一帶成為金融商業區,住宅區逐漸向半山遷移,半山自動扶手電梯於93年啟用後,中環街市上層被改為中環購物廊,以及連接行人天橋的通道,直到2003年因使用率持續下降而關閉。
政府原有意將中環街市的地皮作私人發展之用,但社會上的保育意識及訴求與日俱增,經過多番爭取,2009年政府終提出保育中環的計劃,並將中環街市剔出勾地表,由市區重建局進行保育及活化,鄭寶鴻認為保育最重要是保留建築物原本的特色:「例如街市的標誌性樓梯及檔口,應盡量保留原本的模樣,是一個集體的回憶。」由於在中環街市內的完整攤檔不多,現在街市內的13個攤檔將被保留,包括售賣魚類、家禽、肉類及蔬果的裝置間隔,活化同時跟將來的新用途融合。進入中環街市第一眼看見的水磨石大樓梯,復修工程當然也不能馬虎。工程團隊把表面已老化的油漆去除,重現它昔日以傳統「上海批盪」工藝方式鋪設的飾面,以最接近原本的模樣還原樓梯。
中環街市即將以「Playground for All」的概念全新亮相,顧名思義是一個大眾的「遊樂場」,例如引入本地品牌,帶來文化、文藝、文青、綠色小店,令街市成為連繫鄰里的聚腳點。另外亦提供約1,000平方米的公共綠化休憩空間供市民使用,並定期舉辦不同種類的文娛文化活動。早前於5月便率先推出「錯視遊樂牆」、「法國五月」藝術節表演、「親子樂共融 畫出童趣市集」等活動,讓市民在歷史建築內體驗藝術帶來的樂趣。鄭寶鴻表示活化後的中環街市有望將附近區域連結起來:「市民參觀完中環街市後,可以到附近的地區遊覽,來一趟中西區懷舊之旅,例如鐵行里、同文街、興隆街等,當中有不少歷史故事值得細味,可以讓新一代重新了解香港歷史故事,感受獨有的本土情懷,希望中環街市可加入介紹板作推廣。」而中環街市的24小時通道將於7月21日起展出鄭寶鴻的中環街市舊相片珍藏,有興趣的朋友記得捧場。
除了中環街市外,1990年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的舊灣仔街市亦屬於摩登流線型建築,該街市建於1937年,通風設計是重要的特色,任何時候都通爽舒適。街市於2008年結業後,並不能完整被保育活化,街市後半部分被拆卸,只保留外殼及前半部分,並於上蓋興建住宅大廈。原有的街市入口變成住宅大堂,僅餘約1萬呎的街市部分則改為商場,原有面貌消失得七七八八。
撰文:明藹寧
攝影:方偉堅(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