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交流生 體驗芬蘭自主學習

每逢聖誕節,不其然令人聯想到芬蘭的聖誕老人村(Santa Claus Village)。其實芬蘭教育近年亦成為本港學界焦點,學前教育在芬蘭並不常見,學童往往要到7歲才上學,卻造就主動學習的孩子,曾有報道指出當地學生較亞洲的更懂得寓學習於娛樂呢!本港高中生Teresa,一直很羨慕芬蘭的教育制度,年前終於有機會到當地交流一年。跳出香港,不但大開眼界,更給她不少學習上的啟示。

滿足個人求知欲

每個人總有夢想遊歷的國家,高中生Teresa也不例外。「一直想去芬蘭交流,原因有很多,如當地教育制度遠勝本港教育。無論在政治或其他方面,芬蘭等北歐國家都有不錯表現。再者我鍾情冬季運動,之前學了5、6年溜冰,如有機會去北歐生活一段時間,必定很難忘。打算完成中四後Gap year,所以向AFS Intercultural Exchanges(AFS)國際文化交流申請,到芬蘭交流一年。」

抵達當地後,她入讀的年級相等於本港中五。「在香港,上堂多數只管抄筆記,有時甚至是不求甚解的搬字過紙。芬蘭學生卻是另一種學習態度,往往為了興趣、為了未來而自主學習,並非香港學生那種為了應付考試的心態。受到他們感染,亦改變我對學習的看法,現時我會認為讀書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求知欲。在芬蘭,除英語、數學、體育、音樂等外,還有一些在香港較少接觸的學科,如心理學、政治,令我大開眼界。」

冀修讀文化研究

在出發前,需先學習一些簡單芬蘭語,惟該語言被喻為世界最難學習的語言之一,故Teresa初期仍是以英語溝通。經過約半年的浸淫,她終於衝破語言障礙。芬蘭的氣候比較寒冷,想不到當地人也是「極Cool」!初時她以為芬蘭學生會對這張亞洲臉孔大感好奇,而紛紛跟她傾談。反之進入學校的第一天,只有一位同學主動寒暄。有位同學更有趣,他向來對亞洲甚有興趣,但一直只用眼睛望向Teresa,望了半年才開腔與她說話。

完成一年交流回港,現就讀中五的Teresa說:「回顧芬蘭的歷史,他們曾長期打仗,或許令他們對人甚有戒心。當地人的自我空間意識很強,以前在香港,常與女同學翹手走來走去,這舉動難以在芬蘭發生。交流期間,認識了很多不同國家的朋友,並發現到不同的文化特色,令我萌生學習不同語言的興趣。」下個學年將要應付DSE,她希望大學報讀文化研究課程,亦有意到法國或德國升學,進一步體驗不同文化。

中學生如何申請外國交流?

非牟利國際義工組織AFS Intercultural Exchanges(AFS)國際文化交流舉辦的「一年海外交流計劃」,適合15至18.5歲學生參加(視乎前往國家而定)。出發前,該組織可提供基礎外語的學習機會,以便參加者盡快適應當地生活。另亦會根據參加者在港就讀的年級來安排在交流國家就讀的年級,假設你在港已完成中三,在當地將就讀Grade 10(等於香港的中四)。參加學生會入住當地接待家庭,深入了解當地文化。交流地點遍布各地,如日本、美國、瑞士、瑞典、比利時、芬蘭、法國、德國、俄羅斯、巴西、阿根廷、冰島、匈牙利、拉脫維亞等。

查詢網址:www.afs.hk

撰文:黎雅麗 

部分相片: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