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軟件開發求才若渴

智能手機已儼如生活的一部分,令手機應用程式開發行業求才若渴。有院校新辦「人工智能及手機軟件開發高級文憑」,涵蓋「人工智能的手機軟件開發習作」、「人工智能技術」、「智能手機及智能系統新興技術」、「用戶體驗及界面設計」等內容,教授當中最新的科技知識及實用技巧。為有意投身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及穿戴式裝置軟件開發的年輕人,提供專業培訓,日後建構智能社會。

人工智能應用廣泛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的應用已愈來愈廣泛,不同市場爭相招攬人才開發相關產品。為滿足業界的發展需要,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新辦2年全日制課程「人工智能及手機軟件開發高級文憑」,為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及穿戴式裝置軟件開發專才提供專業培訓,適合DSE 5科成績達第2級或以上(包括英國語文及中國語文),或同等學歷人士申請。

IVE沙田院校資訊科技系講師郭譽豪說:「手機軟件收集大量數據,供人工智能進行分析及運算,並透過自主學習,獲得有效的解決方法,可見『人工智能』與『手機軟件』是兩個密不可分的範疇,故成為新課程的重點學習內容。課程尤其適合兩類學生,一類是邏輯思維較強的人,有助設計功能理想的手機軟件。另一類是具創意頭腦的人,憑着愛思考更多創新技術,以配合未來社會的發展,如建構智能城市等。」

課程強調實戰經驗

這個高級文憑課程着重專業培訓、通識教育、語文訓練、全人發展和職場工作體驗,當中的單元如「人工智能的手機軟件開發習作」、「人工智能技術」等,教授開發人工智能系統技巧,包括影像識別、聲音識別、語音內容辨認和聊天機械人等。其他單元如「用戶體驗及界面設計」、「智能手機及智能系統新興技術」、「專屬智能手機平台軟件開發」等,則教授手機軟件開發的最新科技知識及實用技巧。

學系重視提升學生的實戰經驗,畢業生何英瑋(Jeffrey)及何百祥(Ben)對此有深刻體會。就讀IVE時,他們屢次憑獨特的智能產品獲獎,如合作開發一個尋找10公里內空置「咪錶」位置的手機應用程式「EZ PARK」。設計原理是先在「咪錶」位裝置感應器,透過雲端和無線網絡將泊位資料傳送至駕駛者的手機應用程式。作品於2017年獲得「JOS Innovation Awards 2016-17」的金獎,二人其後更獲科技企業實習約兩個月。另外,Jeffrey及Ben又合作開發計算卡路里的手機應用程式「Fits.ai」,並於「IT應用系統開發大賽2017」獲選為香港賽區優秀作品。

升學就業有路徑

就業方面,畢業生可受聘為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及穿戴式裝置軟件開發員、移動設備網頁開發員、人工智能開發員及技術支援人員等。如選擇繼續升學,過往該學系不少畢業生成功入讀與資訊科技相關的學士學位課程。就以今次訪問的兩位畢業生Jeffrey及Ben為例,完成IVE課程後,他們均循非聯招途徑申請本地大學,最終獲香港城市大學「理學士(電腦科學)課程」所取錄,並直接入讀二年級。轉眼間,兩人已是四年級學生,快將投身社會發揮所長。

課程名稱:人工智能及手機軟件開發高級文憑

舉辦機構: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

入學條件:DSE 5科成績達第2級或以上,包括英國語文及中國語文;或VTC基礎文憑(級別三)/基礎課程文憑;或VTC中專教育文憑/職專文憑;或毅進文憑;或同等學歷。

每年費用:$31,570(2019/20學年學費)

查詢網址:www.vtc.edu.hk

撰文:黎雅麗

攝影:張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