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喇!心理學家教你同壓力做Friend

下星期新學年就開始,能夠再次與同學相聚,怎不教人興奮?但想到要面對林林總總的功課、小測大考時,無形的壓力往往令人喘不過氣來。近年愈來愈多研究表示,懂得與壓力相處、正確認識壓力,是人生重要的一環。以下請來臨床心理學家探討壓力信號的類型,並制訂一些照顧自己身心健康的方法,希望有助學生較易面對沉重的學業壓力,以及其他更大的人生挑戰。

認識壓力信號

你有壓力,我有壓力!「說書人」創辦人之一、臨床心理學家李昭明表示,壓力信號人人不同,大前提是認識自己的壓力信號。壓力信號通常有以下幾種,生理反應方面,如頭痛、肚不舒服、腸道不適、睡多了、睡少了、吃多了、吃少了等。情緒方面,如容易發怒、容易緊張焦慮、情緒很低落等。思想方面,可能會有一些覺得自己無用的想法等。行為方面,如減少與人見面、平時想做的事也不想做等。

提到壓力,很多時人們開口埋口也是減壓、抗壓,但原來學習與壓力相處,反而更能提升對自己的認知。李昭明指出:「愈來愈多研究,或者我們親身經驗得出,與壓力相處、認識壓力,亦是很重要的一環。因為有時透過認識壓力,我們會加深對自己的了解,知道甚麼事件令我們產生壓力,從中了解如何照顧自己,以及想方法回應當下的處境。」

製造私人時間

如何制訂一些照顧自己的方法?李昭明指出,人人各有不同的方法,但亦有一些原則,可供大家參考。「原則就是思考一些簡便、花費無幾的方法,而又可隨時隨地照顧到自己的壓力、照顧到自己的身心健康。怎樣才算是理想或有用的方法?大家不妨感受一下,當做完某運動或活動時,身體是否有得以紓緩的感覺?從而知道該方法是否適合自己。」

就以學生為例,李昭明建議可以相約一、兩個朋友,定時提醒自己要休息,或不時互相傳送一些消閒的影片,讓大家輕鬆一下。另外,不妨相約朋友做些平時喜歡的事情,如打機、唱K、打波等,並要好好享受當中的過程。如果進行一些微細的事情,令你感到舒服一點,哪怕只是飲杯水、沖個熱水涼、幫自己按摩等,可嘗試把這些5至10分鐘的私人時間,放進日常時間表內。除課餘學習之外,亦有真正屬於自己的私人時間。

經驗分享:維持運動量提神

感到巨大壓力時,不知大家有否肆吃零食的習慣?雖則立即感到心情暢快,之後卻因擔心吃得不健康、變得肥胖等問題,而令緊張情緒加劇?「說書人」成員傅靖汶亦有類似感受,並且與大家分享其有趣經歷。事緣有次放工後,由於不想浪費學費,她便帶着疲倦的身軀上瑜伽課。「當時渾身疲倦去上堂,奇妙的是,做完瑜伽後卻十分舒服,甚至有提神的感覺。這經歷加深對自己的認識,了解自己的壓力信號後,做甚麼事情會令自己舒服些。現在我重返校園進修,當出現壓力、疲倦時,亦會嘗試維持適量的運動,讓自己有精神去面對不同的挑戰。」

撰文:黎雅麗

部分攝影:莫文俊、郭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