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情達意:從最密人口到鬼城軍艦島

上星期分享了有關世上最有名的廢墟—切爾諾貝爾核電廠,這星期的主角同樣是個已遭荒廢之地,這個外形像極了一艘軍艦的軍艦島,它的歷史背景相當複雜,包括了煤礦發展、二戰時的國家仇恨、工人的不人道待遇等問題,更曾成為日本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後來又變成空無一人的廢墟,可說是充滿傳奇色彩。

軍艦島本名端島,原是個不起眼的小小淺灘,19世紀初發現煤炭,直到19世紀末期才開始大量採煤,人口激增,因此曾六度填海將面積擴大了數倍,但仍只有約0.063平方公里。在這個面積大概只有七個半足球場的小島之上,人口最高峰的1960年居然住了差不多5,300人,比當時東京23區的人口密度高足9倍!為了安置急增的人口,日本首棟鋼筋混凝土高層公寓在1916年於此落成,及後有更多住宅大樓,加上中小學、商店、醫院、寺院及一些娛樂設施,小島上形成雖然擠迫卻完整的社區。隨着煤炭的需求大減,1974年煤礦關閉後成為無人島,直到2009年才開放讓遊客參觀。

從長崎港乘船到軍艦島約需40分鐘,島上只有南端部分開放供遊客參觀,而且必須要有認可導遊帶領,因為經歷了數十年的日久失修,島上建築隨時都有倒塌危機。雖然是有限覆蓋的特定路線,但可以親眼見證曾是主力煤礦的遺址、中樞建築的總合事務所及日本第一座鋼筋混凝土大樓等重要地標。從一片荒涼之中,想像當年的人聲沸騰,以及礦工們惡劣的生活環境,心情不免相當沉重。

黃進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