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雖然不是親戚,但比親戚更重要。「敦親睦鄰」是古人把親與鄰相提並論,對親戚要敦厚,對鄰居要和睦;甚至有進一步的講法,就是「遠親不如近鄰」,這道理與「遠水不救近火」一樣。從「芳鄰」這個詞,就知道鄰舍是如何馨香。
「孟母三遷」、「千萬買鄰」是兩個重視鄰居的真實故事。戰國時期,孟母守寡,與兒子相依為命,為了讓他有更好成長環境,孟母搬了三次屋,兒子勤奮讀書,終於成儒家亞聖。南朝呂僧珍為官清廉,品德高尚,公私分明。官員宋季雅退休後,買了呂僧珍鄰舍的房子養老,呂僧珍問宋季雅,房子買了多少錢?宋季雅實話實說,一共花了1100萬両銀。呂僧珍吃驚說太貴了。宋季雅笑着說,不貴,一百萬是買屋,一千萬是買鄰居。
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不缺德的人,一定有好鄰舍。老子在《道德經》闡釋「德」是「報怨以德」,是成語「以德報怨」的典故。
善待鄰居,不與鄰舍計較、爭拗,主動釋出善意,恰到好處關心對方,不亢不卑而不致於「無故獻殷勤」。「朝見口,晚見面」時,主動打招呼。清早出門,深夜歸家,開門關門把聲浪減至最低。遇到對方有困難,幫得就幫。這些「無形的風水」,比任何風水布局都重要。千萬不要與鄰居爭吵鬥氣,更不要鬥風水,你用三叉我用八卦,你掛隻黑鑊,我掛個照妖鏡,以為「鬥邪」,其實雙方都無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