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情達意:遊切爾諾貝爾廢墟中反思生命

發生在1986年4月、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爆炸意外,至今已超過33年。爆炸引致大量輻射洩漏,破壞力據說是廣島原子彈的400倍以上,影響範圍包括烏克蘭、俄羅斯、白俄羅斯及不少歐洲地區,而當時核電廠附近的小鎮都受到嚴重的核污染,數十萬居民被迫撤離,遠離家園。

這個世紀意外的現場,經過時間的洗禮,禁區內的輻射量已回落,有關當局早年亦開始讓旅客踏入這個見證歷史的廢墟,親身感受破壞所帶來的震撼。遊客大多從烏克蘭首都基輔出發,所有來到切爾諾貝爾禁區的旅客都必須登記,並由合資格的導遊帶領才能進入參觀,當地導遊會邊行邊講解當年的情況,部分地方更會展示昔日圖片作即場對比,從前的平和生氣與現今寸草不生形成強烈反差。導遊亦會展示即時輻射量,他說現在禁區內逗留10小時所吸收的輻射量,比一段橫跨大西洋的飛行還要少數倍,着我們不用擔心,但為了安全考量,孕婦與未滿18歲的人士均禁止進入,旅客們亦最好穿上長袖衫及長褲,才會遊覽得更安心。

來到這裏參觀,切忌以打卡湊熱鬧的心態,我認為應該懷着見證沉重教訓的心情,從中反思能源的運用及如何避免悲劇再次發生,這樣的旅程才算真正有意義。

黃進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