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義工訪日 體會藝術融合自然

藝術,除了是情感、想法和技術的展現,亦是人與社區、文化、歷史和環境的連繫,像日本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就以農田作為舞台,以藝術作為人與自然之間的橋樑,探討地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去年,一班本地學生參加了藝術祭的義工計劃,有機會與藝術家和當地居民交流,並擔任藝術祭的工作人員,切身體會藝術的影響力。

過程得到啟發

自2006年起,每年都有香港學生參與大會的義工隊「小蛇隊」,除了協助前期籌備和藝術品製作,亦會負責藝術祭期間的行政工作,而香港大學環境建築學系的馮昕(Angelica)、浸會大學藝術系的霍情、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的黃頌華(Kelvin)和演藝學院戲劇系的鄭浩麟(Kingson)均是上屆大地藝術祭的參加者之一。

參與藝術祭,令學生們各有得着,其中與日本藝術家関口恒男的交流,便令Angelica留下深刻的印象,她說:「関口先生熱愛寫詩,深信世界有大愛,喜歡咖啡但從不光顧Cafe,是相當獨特的世界觀,而他在藝術祭的作品《Rainbow Hut 2018》,是一座大型裝置藝術,我們要按照他要求,在其預先搭好的框架鋪上帆布,雖然期間弄得滿身泥濘,體力消耗亦大,但60多歲的関口先生卻能樂在其中,體現出真正享受藝術的態度。」

戶外藝術祭與博物館不同,不少作品都是大型創作,因此準備過程需要大量的體力勞動,而這種模式亦改變了Kelvin對藝術的想法,他說:「我一向認為藝術是一種個人的創作,藝術家可以控制作品的每一個細節,別人的參與反而會影響創作自主,直至協助外籍藝術家用草完成作品,才令我意識到創作過程有時比展出作品更加重要。」

藝術連結社區

籌備藝術祭期間,參加者每日都要因應藝術家的需要重新分派工作,霍情便連續數天協助蒙古藝術家Amarsaikhan Namsraijav,參與了整個製作過程,她說:「這藝術家的《Migration echo》是一件自然雕塑作品,我們每日都要到樹林砍木,再用樹枝製作一架大型牛車,只要符合藝術家的想法,我們可以自由選擇樹枝和組合的方法,過程中令我有機會走入大自然,思考到自然與藝術的關係。」

除了前期的準備工作,一行人亦要在活動期間到不同崗位當值,而Kingson就委派到一間荒廢了的小學,擔任法國藝術家Christian Boltanski和Jean Kalman作品《The Last Class》的工作人員,他說:「這個作品以整間小學為媒介,透過光、影、白布和玻璃箱營造的效果,令觀眾反思生命。昔日這間學校是不少當地人的母校,藝術家於是邀請居民把與社區有關的物件帶到學校展示,把社區和藝術連結,相當有意義。」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與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奧能登國際藝術祭一樣,每隔3年舉辦一次,是世界最大型的國際戶外藝術節之一。每屆大地藝術祭都會以日本新潟縣的農田為舞台,在當地的村莊、廢棄學校、田地和空屋等場地展示藝術作品,融合藝術和自然,為平凡的村莊添上色彩。

撰文:吳俊賢(相片由受訪機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