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五行:子欲養親 時不我待

《二十四孝》第五是「負米養親」,故事主角是仲由,字子路,出身貧困,孔武有力,粗人一個,受教於孔子,負責老師的保鏢與車伕工作,後來,知識改變命運,做了大官,享受富貴厚祿,豈止「書中自有千鍾粟」,家中常儲備萬鍾粟,但又如何?卻要飽受「子欲養而親不在」的人間痛苦,因為那時候,子路父母早已去世。一天,子路對孔子說,他很懷念微時的窮日子,餐餐和父母一起捱野菜充飢,父母實在太飢餓了,表示想吃米飯,於是子路翻山越嶺,去百里之外親戚家中借米,背着一小口袋的米回家煮飯給父母吃。

子路滿眼淚光,告訴孔子,他很想再翻山越嶺,借米回家煮飯給父母吃,可惜再沒有機會了。孔子說:「由也事親,可謂生事盡力,死事盡思者也!」(仲由孝順,父母生前盡力照顧,父母死後仍念念不忘。)

《二十四孝》第六是「賣身葬父」,故事主角是董永,漢代真有其人,祖籍山東,少年喪母,與父親相依為命,因逃避戰禍,遷居湖北,其後父親也去世,無錢殮葬,董永賣身葬父,到富人家中為奴。上工途中,遇一女子,為董永的孝道所感動,織錦緞替董永贖身。

後人把這故事編成戲曲《天仙配》,這女子原是天上仙女,董永賣身葬父,孝感動天,下凡來幫助他成家立業。湖北有個地方本來叫槐蔭,後來因此而改名為孝感。

方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