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於一年四季都會出現,相信很多人仍存在一些疑問——患者不看醫生得嗎?是否能不藥而愈?打了流感針會否仍然中招?選擇流感疫苗時,打針好抑或噴鼻好……其實要防範流感病毒侵襲,接種預防疫苗是治標方法,但同一時間應從個人衞生及生活習慣入手,多管齊下,才能有效抗疫。
流感可由多種類型的流感病毒引起,而本港較常見的流感為H1N1、H3N2兩種甲型流感,以及乙型流感。流感病例全年均有,但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香港每年有兩個典型高峰期,分別是1至3月/4月和7至8月。一旦患上流感,一般可於一至兩星期內自行痊愈,但如果處理不當,特別是免疫力較低的人士,可引致併發症,甚至危及性命。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副院長劉浩濂醫生指出,要預防季節性流感及減低併發症的嚴重性,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是其中一種有效方法。「任何人都應考慮接種疫苗,尤其是高危一族,如6個月至11歲兒童、孕婦、長者、有長期健康問題人士、醫護人員、家禽業從業員等。另外,不少證據顯示,肥胖人士(即BMI體重指數30或以上)因流感而引致併發症的風險相當高,所以有必要接種疫苗。」
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可有效預防流感,但不代表感染機會等於零!劉醫生解釋:「疫苗的成分是世界衞生組織根據每年預測的流感病毒株來研發的,現時疫苗分為兩種,分別是三價(即包含三種病毒株:兩種甲型流感和一種乙型流感病毒株)及四價(即包含四種病毒株:兩種甲型流感和兩種乙型流感病毒株)。由於流感病毒種類繁多,在某些年份,世衞預測的病毒可能不是該季節流行的病毒,所以接種疫苗後,不等於不會患上流感,但由於這些病毒可能跟疫苗針對的病素有所類似,也可產生一定免疫力,或減低出現併發症的機會。另外,接種疫苗後,身體最快要等兩個星期才產生抗體,而新一季疫苗通常會在每年9、10月運抵香港,所以大家切勿太遲注射。」
接種疫苗之餘,為免流感病毒有機可乘,我們必須注重個人衞生,第一步是勤洗手,因為有不少研究指出,洗手可有效預防交叉感染流感病毒,但方法必須正確,很多人洗手時間太短,梘液未起泡已沖掉,削弱潔淨功效,部分人更有「洗手唔抹手」的習慣,而雙手濕漉漉,較易再次黏上細菌,所以洗手後必須徹底抹乾手。據衞生署建議,洗手最少需20秒,加入梘液應擦出泡沫洗擦,並徹底搓擦掌心、指尖、指罅、指背、拇指、手腕及指甲等。其次,我們應避免用手觸及眼睛、嘴巴、鼻子,用膳時必須使用公筷、公匙等,以減低感染病毒的機會。若不小心患上流感,記得佩戴口罩,以免飛沫傳染別人。除此之外,養成健康生活習慣也很重要,如飲食均衡、恒常運動、休息充足、不吸煙、不飲酒等,可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透過注射接種的針劑式流感疫苗,為滅活流感疫苗,意指疫苗成分含已死亡的病毒。噴鼻式流感疫苗則為減活流感疫苗,意指疫苗成分是減弱能力的病毒,嚴格來說,接種後,體內會產生輕微流感現象,不適合孕婦、患哮喘的兒童、免疫力弱的人士等。劉醫生指出,美國曾就過去幾年的資料進行研究,發現當中有一、兩年,噴鼻式流感疫苗對於預防甲型流感的效力不及針劑式,但對於害怕打針的小朋友,噴鼻式疫苗也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值得一提,兩種疫苗均有效,適合不同體質的人士,接種前,最好諮詢醫生意見。
普通感冒與流感均為呼吸道疾病,很多人會將兩者混淆了。
普通感冒是一種由病毒感染造成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徵較輕微及局部性,如流鼻水、咳嗽等;流感則是由流感病毒引致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病徵較嚴重及全身性,如發熱、肌肉痠痛等,抵抗力強的人士可在充足休息的情況下自行痊愈,若病徵持續或惡化,則須立即求醫,因流感患者有機會出現肺炎等併發症,情況嚴重更可導致死亡。
成 因:由流感病毒引起
傳播途徑:透過患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產生的飛沫傳播,亦可透過直接接觸患者的分泌物而傳播。
病徵: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水、肌肉痛、疲倦、頭痛,亦有可能出現嘔吐和腹瀉。
撰文:黎雅麗
部分攝影:蔡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