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機場

全球先進的機場正掀起一場科技革命,關卡重重、處處排隊的傳統登機模式將不復在這些機場存在,隨着生物特徵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將逐步改變乘客的出行體驗。香港國際機場在2017年推出十年智能機場提升計劃,以生物辨識、機械人科技、移動科技、大數據分析系統等方面進行一場智慧機場革新,目標以科技提升機場效率,希望通過運用領先全球的科技,增加競爭力和提升旅客體驗。

目前香港機場已經設置了120個自助行李託運櫃枱供乘客自助登機,節省登機時間和地勤人手。手推車追蹤系統由本地大學研究機構開發,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分析閉路電視的影像數據,計算出不同地點的手推車需求量,指導工作人員及時補充手推車,大大减少了傳統人手檢查的工作量。還有多項新技術正在開發中,即將投入使用。例如:利用面部識別技術,減少過關登機的時間;設置「AI聊天機械人」,為旅客解答機場設施位置等問題。

除了上述的功能外,尚有不少有創意的技術在探討中。包括有團隊提出開發智能移動行李車,旅客在放置手提行李後,行李車自動前往乘客的登記閘口等候,通過掃描二維碼即可提取行李,方便旅客在禁區無憂地購物。有開發者提出地勤佩戴特製眼鏡,加速辦理登記手續,地勤人員只要通過特製眼鏡望向乘客面容和登記證條碼,就能確認乘客身份。

由於機場系統運作較為特殊,需要特別定制的系統,要同時引入多個新科技,單靠機管局自己投入開發耗時較長。在整個智能機場計劃過程中,機管局採用了和外部初創企業、科研團隊合作的方式。香港科技園利用「智慧機場加速器計劃」,讓多間科技初創企業與機管局配對,令他們的技術及創意有機會在機場實際環境得到測試和驗證。在香港機場中實驗成功的技術,還可以獲得專利,再向全球其他機場推廣。這種合作模式,既能幫助機場運用最新的科技,又能幫助本地科研團隊創業,可謂一舉多得。

姚思榮

立法會旅遊界功能界別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