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文化,源遠流長,有人以為由天竺國傳入,其實,根據歷史記載,早在黃帝年代已有十二地支的存在。被公認為全世界第一部詩歌集的《詩經》,其中《小雅》有這麽兩句:「吉日庚午,既差我馬」,意思是說,庚午這一天是好日子,對馬有利,適宜天子策馬馳騁,打獵捕鹿。這就證明,在那個時候,地支的午,已屬馬生肖了。
天竺國與中國往來,始於漢代通西域。天竺是漢代翻譯的音誤,到唐朝,玄奘法師到西域取佛經,學會正確讀音,才將天竺譯為印度。因此,十二生肖文化並非隨佛教一起傳華。而出土文物《秦簡.日書》,有天干地支與十二獸配對的記載,並有占星家利用生肖去占卜盜賊的面相。再舉例子,東漢時期,《北史.宇文護傳》記載了宇文護母親寫給他的家書:「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三者屬蛇」,可見當時以生肖記錄出生年份,已經普遍。而宇文護,各位也許不會陌生,去年內地上演的電視劇《獨孤天下》,宇文護心狠手辣,與美女獨孤般若的畸戀,佔很重戲份。
歷史學家與民俗學者綜合有關資料,得出共識:「十二生肖文化,始於夏,而流傳於商周。」那時,道家始祖老子、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均未降世。不過,道家文化與佛家文化,卻又各有十二生肖文化,而生肖兩個字,都有相同解釋:生是出生的年份,肖是相像、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