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創作人獨門起死回生住家菜

揸筆做文人和揸鑊剷做廚,兩者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對於曾身兼多職的多媒體創作人何秀萍(叉姐)來說,烹飪既是興趣,也是工作,與她過去從事的文字工作並無違和感。現時她還在藝術空間「油街實現」內的一個活動擔任「煮」持人,於每天下午1時為參加者免費炮製午餐,推動剩食「惜」食之餘,並促進各階層人士作文化交流,讓食物連繫人,令烹飪變得別具意義。

移民被迫入廚

早在1987年起,叉姐已為達明一派、楊千嬅、鄭秀文和盧巧音等歌手的歌曲填詞,近作有為音樂組合PER SE的歌曲《逝水如斯》作詞,亦同時是進念•二十面體成員、劇場演員、寫作人、電台DJ及節目監製等,身兼多重身份的創作人,明明熱衷「揸」筆何以又改「揸」鑊剷入廚呢?原來關移民事。

「我在1996年移民美國,那時當地人不流行出外食飯,故我要自力更生學煮飯,除了沿用媽媽食譜外,會收看烹飪節目,再融合香港的飲食經驗邊煮邊試邊學。」試過在當地書店偶爾發現一本英文版的廣東菜食譜就開心到不得了,又試過有香港朋友探訪她時送上烹飪書,這種種都令她的烹飪技巧得以突飛猛進。

印象享樂主義

煮以外,她亦愛吃,更自稱是「印象派享樂主義者」,即是甚麼?「吃一頓飯,最重要的不是精緻擺盤、奢華食材,而是心。好像到餐廳享用一道菜,不是單單講究餸菜的味道和賣相,而是要看整個用膳印象,首先是要有好飯腳。菜式的話當然要食材新鮮,若然師傅選用好的食材並盡全力去煮,在我眼中已有好深刻『印象』。」又舉例說她最近和閨密到中環一間英國餐廳用膳,有好的飯腳、好的氣氛再加烹調得宜、味道剛好的威靈頓牛柳,「印象」相當美妙。

別具意義飯堂

叉姐儘管見過不少世面,但對新事物依然十分好奇,還勇於嘗試,好像去年見到「孖人廚房」為康文署旗下的藝術空間「油街實現」入面監修一個名為「一時入席」的煮食大使招募,一時好奇下膽粗粗自薦,還成功獲取錄。「其實這個項目很有意義,大眾只要先報名,食飯時將家中剩餘食材攜來,我便會用來煮飯,而逢周三至周日下午1時,會免費招待報名人士享用,從中希望大家反省過度購物、珍惜食材。」

叉姐主理的飯堂廚房內放滿了市民送來的剩餘食材,訪問期間亦不停有人送東西來,冬瓜、麵包、蛋糕等,叉姐指最常見的是番茄和薯仔,每次煮飯,她猶如在做現場獨角戲。「在2小時內做出最少2餸1湯,而且每次送來的食材都不同,很考臨場反應,好像近排天氣熱,多收到冬瓜和粟米,我就用來炒菜和滾湯。」以冬瓜為例,她從泰國菜館的椰菜苗炒沙甸魚吸取靈感,回到廚房找出沙甸魚罐頭來炒冬瓜,沙甸魚的油分被冬瓜吸收,添加獨特鹹香滋味。另一味冬瓜肉碎菇湯,在烹調的途中,她心血來潮又加點木耳絲來增加口感,隨心所欲卻美味依舊。

剩餘食材入饌

時令蔬菜以外,叉姐有時都會收到有趣的食材。「有次客人帶來在日本買的煙熏豉油,算是較矜貴的剩食,剛好有人送來一條急凍烏頭,我就將烏頭做成凍魚,配煙熏豉油來吃,效果出奇地好。」看着叉姐煮菜,會發現其雙子座天馬行空的性格表露無遺,因為在煮食過程中,經常見到她改變煮法以及新穎的食材配搭,如將聖誕Panettone麵包重新「改造」成水果芝士蛋糕、南瓜炒苦瓜變出「甘苦與共」等,實行在有限的食材下發揮無限想像。「如果要我形容自己煮的菜,我會認為是『起死回生住家菜』,因為我將被棄的食材救回來,讓原本失去存在價值的食材煮成叫人回味的菜式。」每天的午餐經歷,她都會將之化成文字,在自己臉書內與網友分享,讓他們從文字品味。

增加文化交流

對於創作人來說,除了運用創意,最大收穫是可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叉姐在擔任「煮」持人期間,不斷和客人交流烹飪知識,互相交換食譜;加上「油街實現」經常有不少外國的文化工作者到來舉行展覽,得知剩食烹調的餐膳,也會報名參加,經她招待過的有來自克羅地亞、法國、德國及意大利等文化人。「有很多文化工作者覺得活動有意義而參加,最記得其中一位更叫女朋友來港時到訪,可以說是一種由剩食引起的緣分。」

問到揸筆和揸鑊剷,哪一樣更具難度,她笑言兩者性質完全不同,因為創作是一件孤獨的事,是和自己打仗,揸鑊剷煮餸則受客觀因素影響,而當起「煮」持人,更多見人生百態兼接觸不同階層人士,引發創作靈感,最重要是,藉由這個活動,她可以「拯救」剩食,故更覺值得推廣。

撰文:林佩婷

部分攝影:張群生

Facbook@XCHANGE.socialgastrono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