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女棄做工程師 推廣無敏飲食新潮流

相信大家對有機食品都不會感到陌生,所謂「有機」,就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禁止使用農藥而又經過認證的無毒害殘留產品。至於「無敏」則較鮮為人知,英文「Freefrom」更叫人看得一頭霧水。其實無敏食品在歐美已是健康飲食新趨勢,只不過在香港仍處於起步階段,通常只會在健康食品店找到小量「無敏」產品,因此誤將「無敏」當成「有機」者大有人在。有見及此,29歲的林均蔚(Bonnie)立志要把這股飲食潮流引入香港,她甚至坐言起行成立協會,剛剛主辦了亞洲首個無敏食品節,希望令更多人有啖好食。

食物敏感 引發濕疹

近日濕疹再度引起大眾關注,而濕疹往往跟食物敏感扯上關係,因為兩者同樣由免疫系統失調引起。根據資料顯示,香港現時約有20萬名兒童患上濕疹,當中大約3成同時有食物過敏問題,嚴重濕疹患者受食物過敏困擾的比例更高達7至9成,由此可見戒口是其中一個治療濕疹的方法。

「無敏」正是無過敏源的意思,這類食材、調味料及零食通常都不含麩質、蛋、奶等成分,有食物敏感及食物不耐受人士都可放心食用。至於激發起Bonnie放棄燈光工程師的專業,由零開始去做資料搜集,再隻身到外地爭取代理權並成立國際無敏食品協會推廣這種飲食文化,只因她感同身受,自小就受到食物敏感所困擾。

辭去專業 由零開始

Bonnie自言自己的過敏情況算很輕微,但也試過因食物敏感留院。「我對味精過敏,吃零食都會心跳加速,所以從小到大出街食飯也很小心,基本上不能幫襯快餐店與茶餐廳,而有次在泰式餐廳吃了青咖喱後感到呼吸困難頭暈眼花,要立即入院治療。」與醫生交談後,她逐漸明白到無過敏源食品的重要性,上網搜集資料時發現外國早已有大量無敏食品。她說:「我很喜歡烹飪和吃東西,所以對發掘這方面的資料特別感興趣,最初純粹為了自己食好啲,漸漸覺得香港人其實對這方面也很有需求,便產生了做代理的念頭。」

在大學主修物理,工程商業管理碩士又以優等成績畢業,離開校園後一直從事燈光工程工作,對飲食及零售完全零認識的她最初開網店時也試過碰釘。「以為每樣食品入少少就萬無一失,結果因為宣傳不足所有產品都放到過期。」少少挫敗並沒有令她卻步,由於覺得無敏會繼有機之後成為飲食新趨勢,於是決定飛到歐洲不同國家傾代理,轉做批發供貨給健康食品公司。結果她在2015年辭去薪高糧準的工程師工作,成立公司專門進口世界各地的無敏食品。

成立協會 交流心得

經過接近3年的努力,公司已上了軌道,但Bonnie覺得對食物敏感的人雖多,卻只有少數人知道有無敏食品的存在,於是今年又成立了相關協會。她謂:「其實由始至終我最想從事教育工作,希望透過活動增加大眾對無敏的認識,以往卻礙於供應商身份而不敢開班,免得被誤會成宣傳自家產品。現在協會邀請到西醫、中醫、自然療法治療師等專家以專業角度去宣傳無敏飲食,就是我最想做的事。」

Bonnie自身則除了繼續忙於搜羅相關產品之外,也會開辦烘焙班教整蛋糕甜品。「對食物敏感並不等於無啖好食,只要揀啱適合自己體質的產品,任何人都一樣可以體會到飲食的樂趣。」

食物敏感知多啲

最常見的8種致敏食物分別為雞蛋、牛奶、甲殼類海產、魚、花生、果仁、小麥和大豆,而香港最常見的首3種食物致敏源則是雞蛋、牛奶製品及鴨蛋,因此對大部分食物敏感患者來說,麵包、蛋糕和甜品都是禁忌的食物。過敏反應主要分為急性與慢性兩類,前者又叫食物過敏(Food Allergy),通常會在接觸致敏原後數分鐘至1小時內出現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皮膚嚴重痕癢及紅腫等徵狀;至於後者則稱為食物敏感(Food Sensitivity),會在數小時甚至一、兩日後才出現皮膚紅腫痕癢、濕疹等徵狀,由於情況輕微,因此很容易被忽視。

自製無敏班戟

Bonnie經常開班教煮無敏甜品,高粱班戟就是其中一款簡單易做的小食。用無麩質的高粱粉與木薯粉代替麵粉、雞蛋由奇亞籽粉代替、以蜜糖取代沙糖,牛奶則換成用植物提煉的杏仁奶,就算對麩質或奶製品敏感者都可放心食用。

做法:

撰文:楊雅菁

部分攝影:莫文俊

查詢電話:5707 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