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爸爸 「動」人的父愛

人人都說母愛偉大,相比之下,父愛似乎被忽略了,但其實很多父親只是愛得低調,不把愛錫子女之情掛在嘴邊,反之以行動來表現。正如育有4名子女的註冊社工黃鎮昌(Marco),自3年前隻身帶着當時年僅3歲的女兒踩單車環遊台灣後,這幾年間不時帶子女去郊遊、露營,為的是從玩樂中建立親子間的互信,亦為一家人帶來段段刻骨銘心的回憶。

藉露營製造難忘回憶

男主外,女主內,說到教育子女,很多時由媽媽來主理,然而父親對子女的影響力同樣深遠。Marco身為4名子女的爸爸,深明父親角色的重要性,所以平日會盡量把時間投放於家庭生活,讓孩子感受到父愛。Marco說:「許多人以為我熟悉戶外玩樂好去處,便會帶子女到不同地方玩,但其實每次帶子女郊遊,來來去去都是某一、兩個地方,因為地點不是重點,小朋友看重的是過程中與父母的經歷。以露營為例,我們一家人會齊齊逛街市,準備三餐膳食,再一起向營地進發,路途上,即使要孭起重甸甸的背包,小朋友也出奇地堅持下去;到達營地後,由起營、裝爐、盛水、開火、煮食到清洗,每項工作都是一家人分工合作,既可促進親子關係,孩子亦可體驗落手落腳做事的樂趣。當孩子遇上不懂處理的問題,我又會帶領他們一步步去嘗試、學習,所以我堅持每個月都帶小朋友去露營,藉此締造難忘回憶。」

識得玩比學業更重要

Marco建議爸爸們應將自己的興趣融入小朋友的生活,例如喜歡水上活動,可帶子女齊齊出海,目的是通過玩樂令親子關係變得更親近。「對於幼兒來說,我認為應保持單純,玩樂比學業重要!有些知識不需要急着學,到了適當年齡便自然學會,所以我的子女沒有上補習班,小悅只上芭蕾舞班,因跳舞有助肌肉發展。事實上,歐洲有不少文獻指出,3、4歲的小朋友不應背誦、寫字,反而要讓他們摸沙、探索、攀爬、跳躍,透過這些觸感刺激,有助大小肌肉的發展。此外,我的工作會經常面對小朋友,知道他們需要甚麼,假如一個人於年幼時玩得開心,長大後會較有正能量,所以童年對一個人的成長有着極大影響。再者,我認為小朋友快樂,父母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這是因果關係,所以只要有空,我都會陪家人一同度過,像剛過去的公眾假期,我便帶了子女到沙灘玩沙玩水,總言之,小孩子玩得開心,我便開心。」

教孩子懂得欣賞自己

還記得3年前陪着爸爸環遊台灣的大女小悅?今年已6歲,早前被醫生確診患有多種SEN徵狀,如專注力困難、讀寫障礙、大肌肉協調問題等,對此,Marco並不太擔心,更直言自己也有過度活躍、背誦困難等問題。「我覺得過度活躍不是問題,是一種特質,我也是過度活躍,這對從事外展工作有很大幫助,籌備活動時亦更有創意,能做到與別不同的效果。當然,由於在課室不能坐定定,SEN學生經常被人標籤為滋事分子,所以我希望在小悅升讀小一前,跟她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讓她懂得欣賞自己的特質,就算將來學業成績未如理想,或於校園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也可以堅持下去。」

撰文:司徒德琳

部分攝影:張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