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斯派藝術創意無限

藝術創作應該是自由、無限制,在今日看來,這是理所當然的想法,但在昔日,一般藝術家只會在固有的框架中創作。及至後來爆發多場藝術運動,藝術家的思維受到新衝擊,不同類型的創作風格才告誕生。備受矚目的法國五月藝術節揭幕展覽《尼斯派—從波普藝術到偶發藝術》,帶來了Yves Klein等多位尼斯藝術家的作品,涵蓋不同創作領域,不但創意無限,還對後世的藝術發展起着啟發作用。

一個協定 引發各種可能

「尼斯派的最大意義在於藝術家願意以全新形式進行創作,利用身邊的物件和素材,以尼斯這個被定型的海邊城市為題材,重塑眼前的世界,過程中享有很大自由度,沒有任何限制,以挑戰外國人對尼斯的刻板印象。」據尼斯現代當代藝術博物館總監Hélène Guenin解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班年輕藝術家立志成為國際藝壇的新動力,決心擺脫過去的枷鎖,尤其是要跟外地到來的現代大師劃清界線,亦不願意繼承馬蒂斯、夏加爾等人的藝術遺產,藉此衝擊巴黎畫派拘泥形式的學院作風,她說:「1947年,藝術家伊夫‧克萊因(Yves Klein)、阿爾曼(Arman)和詩人克洛德‧帕斯卡(Claude Pascal)在法國尼斯會面,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想法,三人分別以藍天、大地和空氣作起點,嘗試延伸不同類型的創作,這個忽發奇想卻帶點神話色彩的協定,引發出形形色色的創作活動,徹底改變了當代藝術的面貌。」

奇特意念 展現人體能量

舉例,以「藍天」為起點的伊夫‧克萊因,自行調製了日後被稱為「International Klein Blue」的獨特藍色,進行各式各樣的創作,包括繪畫、雕塑、裝置和偶發藝術,開拓出新的創作形式,Hélène說:「1960年,伊夫‧克萊因曾在100位賓客前表演《人體測量》,嘗試把女模特兒化為畫筆,在其身體沾上藍色顏料,再指揮她在大白紙上做出各種複雜的動作,藉此展現人體的強大能量,而作品《人體測量ANT 111》上恍如美人魚的圖案,就是記錄當時狀態。」

此外,尼斯派亦創建了一套比美國更激進、大膽的波普藝術(Pop Art),甚至被後世認為是國際波普藝術運動的先驅,像馬歇爾‧雷斯於1962年創作的《美麗的尼斯》便是首批在藝術創作中加入霓虹光管元素的作品,Hélène說:「當時的尼斯不像美國,只有很少霓虹光管,但雷斯把它們看作城市的標記,並嘗試以現代技術表達自己對時代的想法。」

大膽實驗 啟發觀眾思考

值得一提,部分戰後的藝術家會以各種實驗探索「破壞」這個議題,利用不同創材和創作手段,展現西方社會對破壞的迷戀,Hélène說:「好像以『大地』為創作起點的阿爾曼,1960年創作了《憤怒》系列,後來推出了大量以破壞為主題的作品,包括裝置《無題》,他把嚴重燒毁的低音大提琴藏入特製玻璃盒,展現其廢墟美學。至於女藝術家妮基‧德聖法爾的作品《遠射—第二次射擊》,則開創了射擊繪畫的創作技術,她把裝有顏料的器皿和雞蛋埋藏在畫幅之中,再透過射擊將其擊破,令顏料自然流出,為作品染上色彩。」Hélène表示,是次展覽帶來了尼斯現代當代藝術博物館逾百件珍藏,是法國戰後各個藝術運動的一次紀錄:「我認為香港和尼斯十分相似,兩個城市都擁有美麗的海港,亦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到訪,希望透過這次展覽,給香港人帶來各種啟發。」

尼斯派—從波普藝術到偶發藝術

展期:即日至5月27日

地點:香港大會堂展覽廳

撰文:吳俊賢

攝影:方偉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