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大廚秘方自製汁豐小籠包
上海鮮肉小籠包講究的是皮薄餡靚、肉汁豐富及新鮮即製,一啖一個,鮮味又飽足。
不少上班族及學生早餐都以西式包點為主,其實中式包點亦有相當吸引力。中式包點中,上海小籠包可以說是經典代表之一,屬江南名點,蘇滬人又稱小籠饅頭,以皮薄餡靚、肉汁豐富、味鮮而聞名天下。今日請來銅鑼灣一間高級上海菜館的點心部主管李鵬師傅,傳授正宗小籠包食譜,讓大家在家也能自製熱騰騰又汁豐美味的包點。
解構三大部分
銅鑼灣一間高級上海菜館的點心部主管李師傅謂,小籠包是上海點心的經典代表,豐富口感由外皮、餡料及肉汁建構而成,缺一不可。
小籠包的外皮薄到約2毫米,薄而富嚼勁。
大約16摺的摺口旨在令小籠包的造型美觀,吃時亦不覺太厚身。
皮凍是小籠包肉汁的來源,分量要適中,才不會影響餡料的口感。
李師傅指炮製傳統小籠包,材料主要是新鮮脢頭肉碎、肥膏及皮凍等,而皮則用高筋及低筋麵粉等來製作。「鮮肉小籠包最重要的3個部分是外皮、餡料及皮凍,皮凍更是整個包點的肉汁來源,做法雖然稍為繁複,只要在包製小籠包前預先準備好便行。」至於皮與餡的黃金比例約是1比3,以一口小籠包為例,外皮重約6克,餡料則重約20克。此外,亦要留意搓製外皮的麵粉比例,大廚個人配方是1比3、即1份低筋麵粉配以3份高筋麵粉,便能搓出煙韌富嚼勁的外皮。此外,很多人都有個疑問,就是小籠包應該有幾多個摺呢?「傳統是18摺,但不少師傅對外形及口感愈來愈講究而減少摺數,現時只需約16至18摺即可,旨在美觀,吃起來也不會太厚太硬。」
家用簡易製法
正宗的上海鮮肉小籠包精粹在於皮薄餡靚,而湯汁則需平均及適量適中地分布在包子內。
材料
「正宗的上海鮮肉小籠包,講求的是皮薄餡鮮及肉汁豐腴,但準備工夫較多,故我會教大家一個較為簡單的家用版本。由於皮凍是小籠包的靈魂所在,蒸煮之後化成肉汁,所以包製時要注意將皮凍平均分布在餡料之中。」至於炮製皮凍是否很複雜?「也不算,材料還相當簡單,主要用薑葱、酒、3份水及1份豬皮即可。」先將豬皮洗淨汆水,攪碎後加入薑葱、水及酒煮約2.5小時,隔渣後放入雪櫃雪至凝固,拌餡料前才切成幼粒即可。
材料(約10個分量):
脢頭肉碎  70克
肥膏 30克
鹽 少許
糖 少許
生抽 少許
胡椒粉 少許
麻油  少許
薑葱蓉 1茶匙
皮凍  60克
清水  40克
低筋麵粉  12克
高筋麵粉  36克
做法:
1.混合高筋及低筋麵粉,加入少許鹽拌勻,將20克水逐少加入,搓成麵糰,置室溫中發酵約15分鐘。
2.脢頭肉碎加入肥膏、薑葱蓉、生抽、鹽、糖拌勻後,加剩餘的20克水、皮凍撈勻,最後用少許胡椒粉和麻油調味成餡料。
3.將麵糰搓成長條形,分成每個約6克的小麵糰。
4.將小麵糰搓成球狀後,壓成約只有2毫米的厚度。
5.包入約20克的餡料,沿邊摺及收口約16摺;放入蒸爐中蒸4分半鐘即成。
撰文:褚愛琪
攝影:郭凱敏
查詢電話:2648 2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