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收藏家崔嫣霞鍾情歐洲藝術

香港是遠東藝術市場的重要據點,但無論是藝術拍賣、畫廊展覽,抑或大型藝術博覽,多聚焦於現當代亞洲藝術和中國書畫兩大範疇,很少涉獵18、19世紀的歐洲美術。早年曾遠赴美加深造、實習的收藏家崔嫣霞(Eliza),有緣接觸到西方的大師之作,隨即深深愛上,珍而藏之,更在港開設主打歐洲藝術的畫廊,分享自己的收藏,助港人開拓收藏眼界。

加國深造 見識大師之作

「哲學家康德說:『美是不帶有目的的快樂。』對我來說,發掘藝術的美,正是收藏的最大樂趣。」小時候已接觸國畫的Eliza,畢業於香港大學藝術系,曾在香港藝術館工作了一段日子,期間不時進出拍賣行,跟收藏家打交道,亦經常接觸到一些博物館級珍品,因而逐漸培養出鑑賞藝術的能力。後來,Eliza獲得了前往多倫多大學深造的機會,自此跟歐洲藝術結下不解緣。Eliza說:「當年為了完成一項研究課題,每天都要到一間國家畫廊做資料搜集,適逢畫廊展出一批荷蘭17世紀黃金時代的油畫,令我有幸見識大師之作,繼而產生了研究興趣。後來,我在美國華盛頓博物館實習,每天都會跑到附近的國家畫廊流連,欣賞來自法國印象派作品,不知不覺間愛上了西方藝術。」

旅居歐洲 發現瓷器之美

回港後,Eliza成為了香港藝術館的助理館長,協助策劃活動,但因立志成為收藏家,她離開了藝術館,前往歐洲居住一段時間,希望能深入了解西方藝術世界,及後更在荷蘭海牙開設畫廊。據Eliza憶述,首件藏品是德國Meissen於19世紀生產的瓷器「Tureen」,因為在她的眼中,歐洲瓷器藝術以製作精美見稱,雖然其發展比中國遲起步,及至18世紀才開始普及,但當年的作品已活用鍍金技術,加上大多數畫師均受過學院派訓練,能在瓷器上畫出線條幼細的圖案,令其藝術性大增。除此之外,當年有不少創作人曾到意大利學習雕塑,令瓷器作品糅合了雕塑的特點,像雕塑家Johann-Joachim Kändler的作品《放牧男女像—吻手禮》便是Eliza喜歡的收藏之一。

兼收油畫 愛其細節精美

Eliza補充,19世紀的歐洲瓷器生產受工業革命影響,不少廠商以機械取代人手,雖然製成品比以往來得工整精細,卻少了一份樸實自然的質感,所以她較少收藏這個時期的瓷器。油畫方面,Eliza最欣賞18、19世紀的歐洲作品,她說:「這個時期的歐洲藝術家均接受過嚴格訓練,有紮實的素描和美術根基,不但着重細節描繪,亦善於處理立體透視和光暗控制。以Joseph Caraud的作品《In Love》為例,描繪了路易十五時代的風貌,畫面細緻;又如藝術家Federico Andreotti的作品《在花園裏的溫馨時刻(沐浴在愛河中)》,創作風格開始步向印象派,構圖精美不在話下,用色上亦有所突破,放棄了當時流行的深色色系,改用相對柔和的顏色,是一幅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推廣藝術 分享個人珍藏

談及古董收藏,Eliza認為藏品有一定歷史價值,加上18、19世紀的優質藝術品於市場上買少見少,所以有保值作用,但她覺得藝術收藏不應純粹從投資角度出發。「收藏藝術是培養個人品味的一種方法,在追求美以外,收藏過程亦會帶來一定滿足感,因此收藏家應該按照個人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精品。」身為收藏家,Eliza的目標是透過自家珍藏推廣藝術文化,喚起大眾對古董藝術的關注,她說:「美國收藏家Paul Getty為了展示自己的收藏,自資開辦了一間私人博物館,平日更會開放給大眾參觀,令更多人了解藝術創作。希望我將來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收藏,令繁忙的香港人能夠稍為放鬆心情,仔細欣賞藝術的美。」

撰文:吳俊賢

部分攝影:陳世昌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