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身份延續粉紅麵夢

子承父業看似順理成章,林振國(Kevin)的父親本身是建築及室內設計師,從小耳濡目染,他也踏入設計行業。本身是馬來西亞華僑的他,自幼也對東南亞麵食有股莫名熱愛,於是踏遍東南亞,嘗盡人家的麵食後,開設自小另一夢想的麵店,創作出一碗粉紅乾撈更風靡一時,他,設計工作與麵店煮麵兩兼顧,為的是延續個人的尋麵夢。

從小無麵不歡

Kevin只有30出頭,是香港長大的馬來西亞華僑,他坦言在家開飯,大部分時間都是吃中菜,但每年總會回馬來西亞家鄉好幾次,為的就是食碗靚麵。「由細到大都很喜歡吃東南亞的麵,每次回到馬來西亞,總會走勻各大小麵店,吃盡蝦麵、叻沙、炒粿條、街頭炒即食麵等,從小吃到大的都是當地正宗味道。」在香港,上街開餐,大多會選食麵,連地道的叉燒飯,他也盡量要求配上湯幼麵或粗麵,變成叉燒麵。出外到日本公幹,吃的是拉麵;到台灣則專攻牛肉麵,可以說無麵不歡。

受父親影響,Kevin中學時已愛上設計,更曾參加相等於大學課程的建築學科暑期班,之後遠赴美國修讀建築,圍繞生活的,大多是與設計相關,入廚經驗寥寥無幾。「自小根本不用入廚,最多只是偶然幫媽媽手,做些洗菜切肉之類的簡單工作。後來到美國讀書,為生活才學習簡單的炒牛肉、煎牛扒,當時已覺得自己了不起呢!」

讀書期間,他跑到餐廳打工賺點零用錢,漸漸對烹飪產生了興趣,更立志畢業後以設計餐廳為主,「立定心意之後,想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將餐廳廚房設計更完美,最好當然是熟知廚房運作及工具運用等,更想到了解餐廳流程,甚至可以設計餐單推出一條龍的設計服務等。」坐言而起行,他修畢建築後跑到波士頓的藍帶廚藝學校修讀西餐。

自薦跟名廚學藝

在2010年完成藍帶課程後,Kevin又覺得欠缺實戰經驗,難以真正了解餐廳運作,於是他向個人非常欣賞的當地名廚蔡明昊主理的餐廳自薦,在試工一天後就被聘用。「那時主力負責午餐出品,偶然幫手做埋晚市。」短短1年的廚房生涯,令他了解廚房內各個工序與製作步驟,於是和朋友回流,在香港開設計公司。現實和理想往往事與願違,開公司後,設計工作多來自工廠、辦公室或酒店等,雖然未能學以致用,但卻益發熱愛烹飪。

自愛上烹飪後,Kevin回馬來西亞搵食時,會特別留意店家的烹調方法,回去後自行改良製作。如煲蝦湯,除用上蝦殼,蝦頭內的蝦膏更是精華,故他煮蝦湯一定會將蝦頭連膏同放來熬煮,還加入絞碎了的蝦頭令味道更濃郁突出。

研發自家粉紅醬

同是設計師的太太後來加入Kevin公司,經幾年的努力,公司生意漸上軌道,在1年前,Kevin有感可以由太太作後盾支援,萌起開餐廳的念頭兼學以致用,而開店主打當然首選麵食。「自問吃過唔少東南亞麵食,自己開店,旨在供應最地道美味的麵食,力求貴精不貴多。而主打的4款麵食中,我本身已有家鄉的蝦麵和叻沙食譜,烹調起來自然更得心應手。」訂立方向後,兩夫婦在開店前用多1年時間走遍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地狂食麵,實行寓工作於娛樂,而布吉一碗粉紅湯麵更令二人驚為天人。「記得那時一位泰國朋友帶我們去食麵,見到粉紅色好像怪怪的,吃一口,咦,幾得意喎!一口有齊甜、鹹、辣味道,如是者我和太太連續幾日跑去吃一趟,連吃了5、6天後,吃到連店主都認得我們了。」

由最初只吃到蒜蓉、乾葱,到後來嘗到南乳的味道,由於言語不通,問不到食譜,惟有另闢途徑。「跑到批發店,將粉紅色醬汁統統買回來,用了1個月時間試味,再將食材寫下來自行研製,後來更發覺個醬汁用來撈麵較湯麵更好吃,也成為自家小店的招牌麵食。」是,這款泰國粉紅乾撈之後甫推出市場,旋即成為社交平台洗版美食,瘋傳了好一陣子呢!

僻巷小店夠風味

有計劃,又有招牌麵食,之後着手的是找舖位。「我在上環一條僻靜小巷找到舖位,裝潢設計及立食方法都凸顯街頭小店風格。」作為設計師,自家麵店當然自家做,為了和麵條拉上關係,店內以線條作主調,一幅湖水似的牆身最為搶眼,是從馬來西亞的經典布料花紋Batik吸取靈感。食物方面,除招牌的粉紅乾撈外,也有其他傳統東南亞麵食、糅合西式風格的叻沙炸雞、炸番薯條配馬拉盞沙律醬,以及自家製泰式傳統雪條等,開業不久已吸引不少東南亞食客慕名光顧。

Kevin並會不時推出Off Menu作招徠,問到他對自己的出品有何評價?他謙虛而自信地說:「有90分以上吧!我們的食物全部不加味精,希望讓香港人吃到別具風味的東南亞美食。」

撰文:林佩婷 

部分攝影:蔡浩文 

查詢電話:3104 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