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五行:竹筍茭筍 美味有益

茭白,省港澳多稱為茭筍,因為有個筍字,有些人就誤會,「筍有毒,發傷口」,於是不食或不敢食。其實,竹筍與茭筍是兩回事,竹筍是竹的嫩芽,茭筍是禾本科。竹筍以冬天萌生的冬筍和春天萌生的春筍最可口,既是御膳佳餚,也是佛家、道家養生營養美食。

按《本草綱目》說:「竹筍,性甘,微寒,無毒。」具解渴、利尿、益氣、消痰、爽胃。傳統的《24孝》有孟宗哭竹生筍的故事,孟宗是三國時代吳國的大司空(主管監察部門,與太尉、司徒,合稱三公),孟宗年邁母親病危,群醫束手,藥石無靈,有一醫生建議食鮮嫩竹筍,孟宗母親也說,想食竹筍煲粥。當時冰雪寒天,何處有鮮竹筍?孟宗跪在竹林哭泣,眼淚融化冰雪,竹樹以為春暖,萌生嫩芽,孟宗採摘回家,煲粥餵母,寒天飲暖粥,出了微汗,大小二便通暢,精神爽利。

粵式美食,蝦餃、鮮蝦水餃都用筍絲增加口感,提升蝦的鮮味。秋冬進補的「雙冬羊腩煲」,冬筍冬菇不但提鮮,而且消減羊肉的燥熱和羶味。

茭筍,幾千年前是人類糧食,名菰米,與五穀並列,就是六穀,菰米無論煮飯或煲粥都香滑軟綿,古時視為美食;後來,因為有一種黑穗菌寄生在菰的根部,根部變得肥大如筍狀,不再結穗成為菰米,但根部卻成為美味的茭白,由糧食轉變為蔬菜,完全合乎易經「天行健」的講法。大自然不斷變化,人類必須跟隨大自然作相應變化,這才是生存之道、養生之道。

方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