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t/lifestyle/20170804/photo/0804-00298-001b1.jpg)
5大病因 對症下藥
![](/cnt/lifestyle/20170804/photo/0804-00298-001b2.jpg)
當進食過多,脾胃負擔太重,便會出現食滯胃脘的情況。
![](/cnt/lifestyle/20170804/photo/0804-00298-001b3.jpg)
註冊中醫師徐澤昌
病因1 脾胃蘊熱
![](/cnt/lifestyle/20170804/photo/0804-00298-001b4.jpg)
清胃飲
伴隨症狀:口乾、口渴、大便秘結、舌紅苔黃
食療建議:清胃飲
材料:金銀花10克、玫瑰花10克、山楂10克、陳皮10克、木香3克、生甘草5克
做法:所有材料加清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隔渣後飲用。
病因2 食滯胃脘
![](/cnt/lifestyle/20170804/photo/0804-00298-001b5.jpg)
消食化滯粥
伴隨症狀:脘腹脹滿、惡心嘔吐、噯腐吞酸
食療建議:消食化滯粥
材料:山楂12克、雞內金12克、萊菔子12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洗淨粳米,加100毫升清水煮20分鐘,再加入已洗淨的山楂、雞內金、萊菔子等材料,再煮20分鐘即成。
病因3 口腔不潔
![](/cnt/lifestyle/20170804/photo/0804-00298-001b6.jpg)
雙花茶
伴隨症狀:可引發牙肉、牙周、牙齒的疾病
食療建議:雙花茶
材料:金銀花6克、玫瑰花6克、藿香6克、生甘草2克
做法:把藥材用沸水沖泡後,代茶飲即可。
病因4 中焦虛寒
![](/cnt/lifestyle/20170804/photo/0804-00298-001b7.jpg)
桂蜜漿
伴隨症狀:腹脹便秘、肢體困重、舌苔白膩
食療建議:桂蜜漿
材料:桂枝30克、桂花15克、蜂蜜250毫升
做法:把桂枝加水400毫升後煎至250毫升,去渣後加入桂花滾開,再加入蜂蜜攪勻。
病因5 痰熱壅肺
![](/cnt/lifestyle/20170804/photo/0804-00298-001b8.jpg)
杏仁凍
伴隨症狀:呼吸氣粗、咳嗽有痰、口渴便秘、痰多黏稠
食療建議:杏仁凍
材料:北杏30克、南杏60克、綠豆粉40克、白糖適量
做法:杏仁去皮後放入研缽,加水200毫升並磨成杏仁汁,用紗布隔渣備用。綠豆粉加水50毫升調成漿,加入杏仁汁及白糖,邊煮邊攪拌,煮至沸騰後,倒入冰格容器,放涼後存入冰箱冷藏3至4小時即可。
西醫的話:口臭有真假之別
![](/cnt/lifestyle/20170804/photo/0804-00298-001b9.jpg)
有口氣者應多加注意口腔衞生。
![](/cnt/lifestyle/20170804/photo/0804-00298-001b10.jpg)
進食後潄口可減少食物渣滓滯存於牙縫的機會。
![](/cnt/lifestyle/20170804/photo/0804-00298-001b11.jpg)
家庭醫生劉俊彥
劉醫生指出,由於大部分人之所以有口氣是源自口腔問題,患者應先向牙醫求助,並注意口腔衞生,若問題沒有得到改善,或同時出現其他徵狀(如呼吸道或消化道病徵),則可向家庭醫生求診,醫生會根據臨床判斷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或轉介相關專科跟進。值得一提,除了真正的口氣問題,醫學上亦有所謂「假口臭」(Pseudohalitosis)和「口臭恐懼症」(Halitophobia)。「假口臭」患者會經常感到自己的口腔發出異味,可是身邊的親密伴侶和醫生都沒有察覺;「口臭恐懼症」患者則是接受口氣治療後,仍經常擔心自己的口腔發出異味,上述兩類情況均由心理問題引起,若情況持續也沒有改善,便要尋求心理輔導。
撰文:余彩瑜
攝影:胡振文
模特兒:Celia@metro gol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