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五行:一切修行 以德為先

倉頡造字真有意思,福、富這兩個字,都有一、口、田,農業社會,家中有一口田就是富,祈願上天賜一口田就是賜福。全副身家的副字少不了一口田,富貴逼人的逼字也有一口田。可見,福德的福是代表物質,德呢?是代表非物質的精神文明,是品行修為。

德,在甲骨文時代,左邊是「彳」字旁,右邊是個平放的「目」字,目上有一條豎立直線。「彳」代表向前進,又代表行為、修行,目代表目光,那一豎代表正直、遠大。三個字符合起來,告訴我們,人,正直而有遠見的修養,就是德。後來,甲骨文經歷金文、篆書進化,左邊「彳」不變,右邊變為十、目、一、心,德字含義,大意是道德、品行,而古代與現代教育家都把德育放在一切之首。

中國兩大經典,《易經》、《道德經》,都是以德為根本,《易經》第一卦「乾卦」就以龍的品德、才智、靈性教世人安身立命,爻辭清楚指明:「見龍在田,德施普也」——有運行了,被提拔重用,不要忘記回饋社會,把自己德才普施人間。而《道德經》講萬物、眾生的德,而這些德,就是道家修為核心。古代哲學家早有定論:「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中國歷史,認為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只有兩個半人,就是孔子、王陽明這兩個完人,曾國藩因平靖太平天國時過分殺戮,立德方面被打折扣。(待續)

方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