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望四方:香港史迹(六)圍村的前生今世

在新界地區,仍然保留着許多圍村和圍屋,知名的有新田鄉「大夫第」、屏山鄉「上璋圍」、錦田鄉「吉慶圍」、荃灣「三棟屋」等。圍村的建築特點是,村落有高牆環繞,牆身設有槍孔,部分圍屋的四角設有炮樓,封閉的格局突出民居的防禦功能。

自明清以來,海盜猖獗,為了保護家園,村民已經開始在房屋四周修築簡陋的石牆。其後清人入關,頒布禁海令,海盜更為猖獗,清廷軍力有限,難以維護治安。不少較富庶的村落,便自行在村莊四周修築高牆,挖護河、建更樓、裝鐵閘,用以自衞。

有建築學者認為,圍村和圍屋早在漢代已經出現,河南省出土的陶莊園,就是一座與嶺南圍屋式建築極其類似的模型。漢末、三國時期,戰事頻繁,民不聊生。富豪大戶便在屋外修築高牆,普通百姓負擔不起建堡壘,遂就地取材築起土圍。上世紀40年代,廣東華僑外出致富,參考西洋建築風格,建造碉樓,也是防禦性極高的特色民宅。反映出戰亂、匪盜、社會動盪,是圍村圍屋這類防禦性民宅產生的最根本原因。

一些圍屋私宅經過翻新保育,成為博物館向市民和遊客開放,例如大夫第和三棟屋博物館。然而可惜的是,城市變遷改變了圍村原本的面貌,不少圍村的城牆雖在,但內部已經被新式村屋所取代,護城河也因水質不佳而被填平。多數圍村仍是民居,屬於私人物業,為免擾民,不能開放供人參觀,只可在外圍參觀圍村風貌。

圍村業權分散,難以集體收購。如何在保育的前提下,傳承歷史遺迹,又能滿足城市發展更新的需求,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始終是一個難題。

Profile

姚思榮,立法會旅遊界功能界別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