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不少學校為催谷學生成績,安排大量功課、測驗、考試,密集式的學習生活,瀰漫着莫大壓力,其實透過愉快學習,效果或會更理想。中華基督教會基法小學(油塘)校長梁淑儀表示,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才是最重要,因孩子學習開心,長大後仍然會喜歡學習,反之過度催谷學業,或會為他們帶來反效果。
為了打造愉快學習的環境,中華基督教會基法小學(油塘)(簡稱「基法(油塘)」)約在10年前已實行合作學習法,促進學生互相合作和學習,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達到共同學習的目標。梁淑儀校長解釋:「這學習法能將學習權交回學生,即並非凡事皆由老師說教,而學生只是回答問題。反之是希望學生自發學習,引起他們的學習動機。例如老師在課堂上會安排學生分組討論、做口頭報告,最常見是在數學堂,同組學生會一齊解難,再向其他組別報告,藉此鼓勵每個學生參與,盡量發揮個人能力。在互助互學的學習氣氛下,既可『以強帶弱』,又能引發學生自發學習,主動追求知識。畢竟學習最注重的還是學生為本。」
合作學習法更有一套指令,讓老師在控制課堂時間上更得心應手。「合作學習法有一套常規,各自分組時,各組的學習速度及任務都不同,指令就可以讓大家的注意力重回老師身上。」梁校長舉例說,老師的同一句說話,同學要給予同樣反應,好像老師一講「小眼睛」,就代表每個人都要望着老師;一提「磁力腳」,同學就要拍合雙腳坐好。「老師最多用的是『叮叮叮』,響起鈴聲大家一起打節拍,然後伏下,通常用於討論快要完結時。」大家聽完是否也覺得有趣?
學校奉行愉快教育,梁校長自言或許是受一班中國山區貧困學生、失學兒童所啟發。約在20年前,她透過有「山狗校長」之稱的盧光輝校長,了解到山區危校重建及扶貧工作:「中國山區建校工程是愛德基金會在中國山區扶貧事工之一,目的是支援偏遠山區重建殘破學校,改善貧困兒童就學讀書的環境。我覺得這項工程很有意義,便決定加入,山狗校長為我取名『山貓』,連同『山字派』團隊,包括『山鱷』蕭岳煊博士、『山熊』蔡世鴻校長等,均希望能在未來擔起工程的工作重擔,把這有意義工作延續下去。當中山區學童令人鼻酸的情況,令我們堅持到現在,他們的讀書環境很差,有的學校基礎設施破爛陳舊、有的要在搖搖欲墜的校舍上課、有的要步行很久的路程才到達學校……但他們沒有因此而放棄上課,這令我思考到為何山區學生會如此喜歡上課,我認為這源於他們上學沒有壓力,沒有沉重的功課、考試等,反之只重視他們是否能增進知識,故此我也希望『基法(油塘)』的學生可以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發揮所長。」
為了能夠有足夠經費去改變中國山區貧困學生的學習環境,並提供物資如字典、書包等,梁校長表示「山字派」團隊會舉辦不同的籌款活動,如舉行音樂表演、又或由山狗校長開辦講座等,以吸引有心善長捐款,現正計劃在多間學校義播講述山狗校長建立本港首支棒球隊的電影《點五步》作籌款。在過去近20年,中國山區建校工程在寧夏、陝西、內蒙古、新疆等地,資助重建超過700多間學校,梁校長寄望今後繼續為有需要的山區偏遠貧窮地區學生,建立美好的校園,同時希望將山狗校長那份對山區建校工程的堅持和熱誠傳播開去,讓更多人感受到這份無私精神。
撰文:司徒德琳
部分攝影:張錦昌
部分相片:由被訪機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