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望四方:香港史迹(五)新界族群的遺產

1844年擔任香港庫政司的Robert Montgomery Martin 曾說,香港是一個「不顯眼、荒蕪、骯髒、毫無價值」的地方,以致不少人認為香港的繁榮由開埠興起。這種觀點完全忽視了明清時代已經擁有豐富文化傳統的新界歷史。秦始皇平定百越之後,今天的新界已被納入秦境,隨着中原人口遷入,經過世代繁衍生息,逐漸形成鄧、文、廖、侯、彭、陶等幾大重要族群。

今天新界地區,仍然保留着不少歷史建築,這些歷史建築中,有不少考究的書室,可見新界族人對教育的重視。除了建築遺迹,新界還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傳統節日和祭祀習俗,反映出新界族群孝親敬祖、慎終追遠、重視文教禮儀、注重團體生活及互助精神。

香港平和的社會環境,令這些傳統習俗避開了戰亂和政治運動的破壞,成為珍貴的人類學研究對象。六十年代,曾有兩位哈佛大學的人類學學者來到新界元朗夏村居住,近距離觀察文氏及鄧氏兩個宗族的文化傳統,記錄了新界族群的宗教禮儀、社會結構和性別差異等風俗,著成《鄉土香港》一書。此書被視為研究中國華南地區人類學的重要著作。

隨着城市發展,新界地貌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許多村落已經消失,傳統的過繼、婚姻、喪葬禮儀等已經逐漸被新一代遺忘。政府設立屏山文物徑和龍躍頭文物徑,將這些新界的古蹟串聯起來,讓市民領略過往新界的傳統面貌和宗族生活。香港早期居民生活方式,和內地的華南族群大體相同,亦反映出香港自古是中國領土,中華的文化風俗一脈相承。

Profile

姚思榮,立法會旅遊界功能界別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