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設計學生廢盡創意

源頭減廢,成為近年全球關注的課題。「惜食藝遊」2016活動由環保團體食德好主辦、煤氣公司贊助,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產品設計(榮譽)文學士多名學生獲邀設計一系列應用性高的環保產品,當中更有兩組參賽隊伍榮獲低年級組「傑出設計獎」及高年級組「傑出設計獎」。這班學生盡展驚人的消「廢」本色,其中的蕉葉匙羮毋須複雜技術,材料不昂貴之餘又能取代塑膠餐具,設計更獲得生產商青睞。另一個作品——廚餘果醬製作瓶,除可令廚餘升級為果醬外,還是親子環保教育的平台呢!

蕉葉摺成匙羹

無匙羹,怎進食呢?不緊要,一年級學生陳謂賢及吳銘匡配合大會主題,利用蕉葉製成蕉葉匙羹,環保又實用,榮獲低年級組「傑出設計獎」。陳謂賢說:「由於蕉葉本身質地較軟,所以用米漿把三層蕉葉黏合,剪裁成如『川』字形狀後,只要將兩旁的條子摺向中間,便成匙羹。」設計經過多番改良,尤其在承托能力方面,用來舀食物,甚至吃飯盒,完全不成問題。

吳銘匡說:「一般外賣匙羹都是塑膠製造,可能要經過漫長時間,才得以分解,但蕉葉則可經自然分解,對環境相當友善。加上蕉葉具跣水能力,而且體積較龐大,是製作匙羹的合適物料。」作品毋須複雜的技術,材料亦符合當今減廢環保的潮流,難怪獲本地生產商青睞,表明希望大量生產,並推出市場。同學亦加以研究利用蕉葉設計其他餐具,如碟、碗等。

咖啡渣做麵包袋

跟時下很多人一樣,四年級學生尹梓鋒也是咖啡控。享受咖啡之餘,大家又有否想過如何處理大量的咖啡渣?他與同學鄭觀平及林頌禮便以回收的咖啡渣,做成一些廚餘回收的設計——「永續咖啡袋/盒」。尹梓鋒說:「製作方法十分簡單,把回收的咖啡渣及用過的濾紙,放進攪拌機攪成紙漿,然後放若干分量於水池中,好像傳統做紙的方法,再用網撈起紙漿,弄乾後,便成一張整齊的紙張,最後摺成咖啡袋。」

鄭觀平說:「經過資料搜集及生活經驗發現,一些麵包店晚上會棄掉當天賣剩的麵包,如果麵包保存得好,就算放一星期仍可食用。咖啡渣本身具有吸濕、防潮等特性,潮濕向來是存放食物的大敵,換言之,咖啡渣可延長麵包的保質期。希望透過這個設計推動其他計劃——聯合『食德好』,以及一些麵包店,用此永續咖啡袋包裝麵包,派給有需要的人士,最終達到雙贏的局面。」

廚餘攪製果醬

這隊學生另一得意作品——廚餘果醬瓶,更勇奪高年級組「傑出設計獎」。單看作品外形,跟一般果醬瓶相若,功能卻恍如一件迷你電器。瓶口設計成刀片槽,放上洗淨的果皮,透過用力壓瓶蓋,可把果皮切成條狀,之後加入沙糖或麥芽糖等調味料。瓶頂設有電源孔,接通電源後,再用人手扭動瓶蓋,隨即亦轉動攪拌裝置。攪拌裝置設有發熱線,可攪溶瓶中盛載的材料,將其攪成果醬。

更值得一得,作品還擔當親子環保教育方面的角色。林頌禮說:「基於安全問題,小朋友一般沒機會參與製作果醬。我們決定簡化設計,以及從安全角度出發,作品可供親子使用之餘,亦成為小朋友學習環保的難得機會。」如可交給小朋友負責切果皮,只需用力壓瓶蓋,下方的刀片槽便會完成相關工序,期間並不會接觸到刀片。瓶身設有凹陷處,可穩固打側放置在枱上,小朋友從較低角度,亦可觀看瓶內的變化。

撰文:黎雅麗

部分攝影:郭凱敏

部分相片:由受訪機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