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化身小議員 舌戰綠建論壇

建築物用電佔全港用電量逾9成,即碳排放量超過6成,為碳排放源頭之首。究竟怎樣平衡城市發展與環境保護?早前有機構舉辦「青年綠建論壇」,42位中學生化身為新一代議員,進駐議事堂,就促立商廈碳排放總量管制與交易制度,展開連場激辯。5位來自梁式芝書院的學生,首次參加辯論比賽,面對着過半數具辯論比賽經驗的參賽對手,憑着充足準備,從多角度思考議案,最後獲得「最佳青年綠建大使隊伍」。

模擬議案辯論

為加強社會實踐綠色生活的意識,建造業議會及香港綠色建築議會主辦「香港綠色建築週2016」,早前舉行一系列相關活動,當中焦點活動可說是「青年綠建論壇」。由42位中學生組成9隊「青年綠建大使」隊伍,分別扮演政府官員、立法會主席、地方直選議員及功能組別議員,齊集立法會綜合大樓,就政府應否制訂與耗能相關的碳排放總量管制與交易制度,以及強制商業建築物參與,進行模擬議案辯論。

當日經過個多小時激烈辯論,大會評判就參賽同學的發言內容和理據、演講技巧及角色扮演評分,選出多個獎項得主。來自梁式芝書院的5位學生(包括潘海怡、劉珈怡、崔曉敏、李梓瑤及廖靜妍)組成參賽隊伍,於議事堂扮演代表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的功能組別議員,憑着清晰思路、充足論據等因素,最終勇奪「最佳青年綠建大使隊伍」。

唯一動用道具

海外有地方為管制污染,設總量管制與交易制度(Cap-and-Trade)作減排措施,以總量管制(Cap)規定最大容許的污染量,並懲罰超過其排放限額的公司;而交易制度(Trade)則讓公司因應自己的需要購買和出售排放限額,務求借助法規監管及市場力量雙管齊下,達到更具成本效益的減排效果。對中學生來說,這絕不是個簡單課題,除參與事前大會舉辦的工作坊外,參賽同學亦在多方面作好準備。

潘海怡說:「我們當中3人負責發言部分,各就Cap and trade、執行及效益陳述代表界別的立場,其餘2人則為智囊,就其他議員的論據,即時搜集相關意見,以便發言同學作回應。」「靠把口」之餘,這隊同學還出動道具,成為唯一使用道具的參賽隊伍,相信應令評判眼前一亮。廖靜妍說:「辯論內容較為抽象,所以製作紙板道具,運用圖片進一步展述論據,以便將數據圖表化,道出全球暖化的嚴重性。」

練習控制時間

5位同學向來熱愛辯論,今次首次參加相關比賽,無論得獎與否,已為她們上了人生重要一課,尤其在磨練辯論技巧方面。李梓瑤說:「當日每位同學只有3分鐘發言時間,時間控制很重要,除要把自己的論點流利地說出來,亦要預留少許時間,即時回應質詢。平時不斷練習,最終將陳述自立論點的部分,控制在2分30秒至2分45秒,餘下時間則用作回應,這分配甚為合適。我們又把練習情況拍成短片,檢視當中有何地方需要改善。」

另外,同學亦異口同聲表示,是次比賽對提升自信幫助不少。崔曉敏說:「事前得悉過半數參賽同學都參加過辯論比賽,初時我個人有些膽怯。後來發現用平常心發表言論,加上隊友間的磨合,每人都有發揮機會,令我增強自信。」劉珈怡說:「我很享受辯論的過程,非常刺激,你要在有限時間令別人相信自己的論點。無論對手有多強,都要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她們期待日後有更多雄辯滔滔的機會。

撰文:黎雅麗

部分攝影:蔡浩文

部分相片:由受訪機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