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自室旨在探索

建築與生活息息相關,從最Private的家用空間到最Public的公共設施,都是由建築貫穿起來,並可透視出一個社會的文化與狀況。展覽「築.自室2之家-城÷」,以建築為出發點,通過多達90位參展者各自築起的創作空間,展示建築與社區的密切關係,讓觀眾可盡情探索。

《從新:重生》 以摺床說共融

今時今日,無論你站在甚麼立場講說話,都不能否認香港處於分化局面。藝術家兼建築師李民偉(Tim)特別設計出《從新:重生》,希望大家可捨棄某些舊有思想,重新思考身旁的處境,再作出回應。作品分為兩部分,包括一組由紅白藍摺床堆砌的平衡椅子及橋形裝置,以及兩幅用上紅白藍為主色調的噴畫。Tim說:「早於2006年獲邀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已開始用摺床來打造裝置,它跟香港的公用空間很有淵源,也代表着一份能屈能伸的精神。其實今次創作跟雨傘運動不無關係,因事件令我重新思量自己身處這個地方的意義是甚麼?當時又『藍』又『黃』,很敵對。我在想,除了面對面的談論外,是否還有其他溝通方式?這張椅子由兩張摺床組成,需要兩個人背對背同時坐上,才可以平衡。當兩個人坐在椅上,先以身體感受對方的存在,再進行談話,多了的是一份尊重。」

至於兩幅以紅白藍為底色的噴畫,表達出中國與香港互相製造的意味。「對於很多社會上的狀況,我們都是陌生的,畢竟回歸至今不過20年,對於改變上的不熟悉屬正常,我們都在過渡、都在摸索。途中會發現不完美,再將其剔除,重要的是過程上的思索。」Tim寄望作品可以教大家捨棄固有想法,重新探索,得到思想上的重生。

《一個人的自療室》 鼓勵人們放空

「一個人」是近年人們熱衷探索的議題,畢竟城市生活太精彩,走進腦袋的資訊也過盛,所以一個人的放空時間也變得珍貴起來,然而,要找個零騷擾的空間,談何容易。嶺南大學的駐校藝術家蘇國堅(阿堅)認為,即使躲在自己的房間,家人亦會久不久走進來和你談話,只有在衞生間,才可以得到絕對的私隱,遂打造了一個衞生間似的裝置—《一個人的自療室》,鼓勵大家多讓腦袋空白。

這個作品由一個小型淋浴空間組成,中間放置了一盞以膠模及蠟製成的頭燈,兩旁的毛巾架則分別放映兩段錄像,其中一段記錄了阿堅創作時的滴蠟過程。「冬天淋浴時會以電暖膽取暖,那份溫暖是屬於你一個人的,也是直接的。今次設計出蠟燈,把醫療用的蠟滴在自己身上,希望表達出那份溫暖的凝聚。而製作過程上的重複,也使我有療愈的感覺。」另一段錄像則是阿堅邀請朋友拍攝平日在衞生間最不自覺凝視的物件,如花灑、去水位和水龍頭等等。「睡房、客廳的面貌會因四季改變,但衞生間基本上是不改變的,這樣一個靜止的環境,有助我們達致放空。我喜愛在衞生間內的活動,簡單如洗手,也特別慢條斯理。」是的,在這個世代,叫腦袋空白,並不容易。「和尚打坐,追求的也不過是一個無雜念的境界。有時候我們要為腦袋騰出空間,才可以清晰地了解當下的處境,從而得出某些問題的答案。」

關於展覽

「築.自室2之家-城÷」由香港建築師學會發起,分為4個展區,含意各異—以家園為主題的「家」區、帶出簡約生活的「-」區、訴說城市大小故事的「城」區,以及存異求同的「÷」區。建築師們透過這4個切入點,詮釋對城市的看法,當中更有不少藝術家在創作時走到社區,把市民的參與放入作品之中,締造一個互動、雙向的展覽。

展期:即日至10月7日

地點:鰂魚涌康和大廈ArtisTree

查詢:2511 6323

撰文:余彩瑜

攝影:方偉堅、莫文俊、張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