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日往月來:遠洋郵輪黃金時代
清末民初、直到二戰,天朝生靈塗炭,皇帝到老百姓都要逃難,誰會有閒情去外國旅遊或移民?那時,卻就是跨越歐美之間Ocean Liner遠洋郵輪最興盛的黃金時代。1840年郵輪之父Cunard的第一艘蒸氣船Britania,首次由英國利物浦出發,用8.5海里船速,花了14天跨越大西洋,到達美國紐約。過了2年,英國海軍跨越印度洋、太平洋,敲開清朝的大門,清廷割讓香港。
—戰後經濟大蕭條,美國在1929年收緊歐洲移民限制。由於跨洋郵輪船身吃水深,進不去很多淺水港口。船艙設計目的為了搭乘最多數量乘客,很多無窗下等客房(即是《鐵達尼號》中Jack住的那種),不利和舒適設計目的的Holiday Ship郵輪相競爭。所以,當時運送移民為主要客源的德法意加等國的跨洋郵輪紛紛轉型,成為以遊客為客源的郵輪。Cunard的對手是英國的White Star(白星)郵輪,其旗下的豪華郵輪鐵達尼號在1912年沉沒後,被Cunard收購,二戰後白星品牌淡出,剩下Cunard。
二戰後,跨洋郵輪成為明星、皇室、外交人員及遊客的至愛,Cunard有12艘跨洋郵輪穿梭大西洋。黃金時代直到1959年,第一架飛機飛越大西洋,進入Jet Age,民航成為郵輪殺手,郵輪作為交通工具,速度無法對抗飛機,進入寒冬。大部分跨洋郵輪都永遠拋錨,成為水上酒店,1967年QM退役,成為紐約長灘的酒店,1961年日本Hikawa 成為博物館。郵輪業的絕處反擊,是將交通工具的本身功能,變身成為一種度假方式。七十年代的電視劇《Love Boat》更將公主遊輪拍成一個海洋上的浪漫勝地。至今公主遊輪上,仍然有Cunard郵輪的黑白相片海報,因為兩家公司均屬世界最大的郵輪集團─嘉年華郵輪公司(Carnival)旗下。
項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