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Ray 手記:使用3D打印機的風險

3D打印機逐漸平民化,部分國產機低至數千元便有交易,連玩具生產商MATTEL也即將推出一部專為兒童而設的3D打印機,讓兒童自行打印DIY玩具作品。然而,有研究顯示,3D打印所用的熱熔塑料熔化時,會釋放出有害氣體,若不慎吸入將可能影響健康,使用時宜小心。

早前美國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gy發表研究報告顯示,桌面3D打印機在打印時,會排放有害的納米顆粒。其排放率跟燃點蠟蠋或燃燒香煙相似,但因為3D打印材料在熔化時可能釋放有毒氣體,因此認為在室內使用3D打印機,將對人體健康構成潛在危險。

3D打印機透過把熱熔塑料加熱,從小噴嘴中擠出,再逐層打印成一件3D物件。目前3D打印機多數使用PLA或ABS作為印材,前者屬低溫熱熔塑料,是3D打印最常用的材料;後者則較堅硬,適合打印硬度要求較高的製品。

該大學測試了5款市面常見的3D打印機,測量結果顯示,5款打印機在打印時的超微粒子排放率都很高。其一款使用PLA原料的3D打印機,每分鐘排放約200億個粒子。若把原料換成較高溫度的ABS,每分鐘排放約2,000億個粒子。這些超微粒子體積很小,直徑不超過100納米,吸入人體後,將可能沉積在肺泡或呼吸道的上端,影響健康。

PLA基本上是無毒的,但有研究顯示,ABS加熱時釋出的分解物,對實驗小鼠產生毒性作用,若人體吸入有一定危險。現在的3D打印機都沒有排氣通風或空氣過濾裝置,在封閉的室內使用的話,宜打開窗戶,更不應讓兒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