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癡白不癡:地域的重量

有一位居住在法國的香港人Sony Chan,在法國電視台擔任主持,每星期都會跟來賓跳跳唱唱。這星期他把一些與香港社會相關的廣東話歌詞滲進歌曲之中,讓異地響起了一些令香港人感到共鳴的音樂。

毛記電視的同事訪問過他,知道中學時代的他97回歸時跟隨家人移民,便一直長居於法國。雖然身在異國,但依然關心香港時政,是次特意為香港人打氣,於是創作了廣東話歌詞,跟其他法國藝人及前法國國腳拿保夫一起唱出香港人心聲。

明明只是一首歌,如果出現在香港,未必能得回那麼大的迴響。這再次證明,除了事件本質之外,地域之間的距離,也可以將事情的意義乘倍。

像自從雨傘運動之後,很多香港人把「我要真普選」標語帶到世界各地去拍照,而隨着地點的不同,觀看此類照片時,人們心裏泛起的感覺,也有截然不同的程度。同一張「我要真普選」,無論出現在你家,還是出現在獅子山上,還是出現在法國,意義一致,但所發放的力量就是不一樣。

除了距離之外,不同國籍的人,做着或說着同一件事,也會有不同的效果。像唱同一首廣東歌,香港人無論唱得再好,也不會比得上找個外國人以半鹹半淡廣東話唱出來。

地域跟國籍本身就有濃厚的意義。像奧巴馬、習近平跟金仔3人分別跟你說,他們很重視民意,你會覺得誰更可靠?

網址:www.facebook.com/linrixi

林日曦•舊香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