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望四方:發現香港──風水乾坤

華人社會很多人篤信風水命理,是中國眾多傳統文化的一支,由於內地文革斷層,香港接納各方移民,為傳統文化提供了生存、傳承的土壤。與本地文化結合之後,香港的風水命理有不少已褪去了市井味道,走向專業化和產業化。導遊介紹景點時,總會神秘地提到一些風水布局,黃大仙和廟街的命理攤檔亦有不少遊客光顧,生意不俗。

除了占卜批命、建築風水陣,香港還有獨特的風水景觀——風水林,種植風水林是華南地區鄉村的特色,漁農自然護理署曾經於2002年考察了香港116個風水林,這些樹林包圍着村落,林中種植的經濟作物,為村民提供食物、藥物和建築材料,樹林還能遮陽擋風、保持水土,村落適宜人居住,自然聚財擋煞,名副其實的好風水。

風水命理學提倡的是順應自然、從而心態積極、趨吉避凶。坊間曾經舉辦香港風水導賞團,有不少外國人參加。對於外國人來說,這玄之又玄的風水命理之學,何止帶來財運這麼簡單?在我看來,風水不能簡單地看成封建迷信,服從天道即可百事亨通,反而是結合了地理、環境、建築、心理學的綜合學問。

古時人擇地而居,先看風水,看的是環境是否適合人居住,房屋採光是否足夠,會否有大的自然災害,久而久之學問發展愈來愈細,講究愈來愈多,其中不乏科學根據。風水命理這項神秘的東方哲學,在西方化的香港社會找到了土壤,也應該在香港繼續傳承下去。香港有不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民間的口耳相傳,需要政府協助作合適的梳理、保育、推廣,才能令中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繼而發揚光大。

Profile

姚思榮,立法會旅遊界功能界別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