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氣體過量排放造成全球暖化,影響地球生態及環境,因此環保、減碳已成為全球關注的議題。一群意識到綠色生活重要性的中學生,不僅個人奉行低碳生活,還舉辦展覽、開辦網上雜誌等,推動學校和社區成員加入減碳行列;更連續兩年憑自創減碳App及雜誌,獲環保團體頒發創意獎項,而他們的App已獲機構撥款優化,可供全港市民下載呢!
綠色力量成立全港首個學界氣候網絡「青年氣候聯盟」,屬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旗下的活動,共有40間本地中學參加。參加的學生隊伍會先學習及考察低碳設施,了解氣候變化和低碳生活,並加以實踐。然後,他們要在社區內進行碳排放研究,提出減碳建議,再透過活動在學校及社區作推廣。最後,他們出席「青年氣候論壇」,向專家匯報活動成果。5支優勝隊伍除獲頒「傑出青年氣候大使」獎外,還得到資助,推行更多綠色活動。
來自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的隊伍,主要成員於2013/14年度及2014/15年度的比賽中,獲得「傑出青年氣候大使」獎;今年更同時獲得「最佳創意大獎」。隊長呂楚翹表示:「我們第一次參加2013/14年度的比賽時,舉行低碳生活跨媒體互動展覽,以多媒體工具結合實體布置,助參觀者了解氣候難民的狀況及減碳貼士。亦設QR Code,供參觀者下載我們製作的減碳計算器手機App,記錄和計算每日碳排放量,延續展覽效能。」
為了提高活動質素,隊員們幾乎每天放學後都會「留堂」,學習製作QR Code、手機App的技巧。成員之一的廖家偉說:「活動由我們一手一腳完成,包括展覽的搭棚到布置,以及手機App的設計和繪圖,當中運用了地理和電腦知識。」
而比賽評判亦稱讚他們製作用心,能運用電子工具作輔助,貫徹了低碳理念。此外,大會亦認為其「大減碳」App理念出色,可推廣至全港,於是決定出資開發,並根據他們的提議加入分享功能,於今年7月起供公眾下載。
至於今次的比賽,成員之一的楊深曉表示,經過第1年的鍛煉,大家有信心提升活動質素。新成員袁梓渟說:「今年我們自製《WeCycle》低碳雜誌,以圖文、錄像等形式介紹低碳生活模式。另外成功邀請元朗雞地十多間餐廳加入『低碳雞地』計劃,為顧客提供低碳用餐選擇,成效頗佳。」
楊深曉說:「今年作品以『食』為主題,不過雜誌的製作,例如要學習網頁版雜誌設計,對我們來說是一大挑戰。另外,走進社區向商戶解釋低碳計劃和理念,亦遭遇過拒絕,但為了讓更多人接觸低碳生活,我們仍努力爭取更多食店加入。」大家都為推廣減碳出力,而隊長呂楚翹相信,大家對電子工具的運用,及走進社區接觸社區商戶,是他們再下一城兼獲得「最佳創意大獎」的原因。
該校的地理和電腦科老師關樂生,連續兩年為隊伍提供指導,見證了學生的成長。他表示:「這群學生關注地球環境,對自己要求亦頗高,經常開會商討,亦願意花時間學習新事物,提升作品質素。接下來他們希望利用資助出版有關減碳生活書,以接觸不同層面的受眾。」
撰文:江樂韻
部分攝影:陳富權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