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後疑團專家解

酒逢知己千杯少!農曆新年將至,團年、春茗接踵而來,親朋好友聚首一堂,少不免開懷暢飲,但對於喝酒的疑團,你又知道多少?一於聽聽專家解畫,別再糊裏糊塗了…… 

姚: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姚志謙 陳:註冊中醫師陳俊傑

Q1:喝酒前食片芝士或牛油「打底」,可以防醉酒嗎?

姚:酒精主要被胃部及小腸所吸收,食物有阻隔作用,喝酒前先進食,可減慢酒精入腸的速度,但不一定要吃芝士或牛油才見效,任何飽肚食物都可以。

陳:肥膩的食物會影響脾胃功能,減慢酒精吸收的速度,但同時會增加嘔吐的可能性。

Q2:酒後面紅紅,是好事嗎?

姚:酒精要透過肝臟內某種酵素來分解,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於酒精分解亦會有不同反應。當酵素不足,會令皮膚擴張、發紅,或出現頭暈、惡心等生理反應,不少人見徵狀明顯會停止飲酒,好處在於可減少酒精吸收量。相反,沒明顯徵狀的人,通常會繼續飲,不知不覺飲多了,增加肝臟的負荷。

Q3:為甚麼有些人於酒後出現手腳冰冷等現象?

陳:飲酒會蒸發陽氣,血液會集中於肝臟,幫助解毒,當整體血氣不足,便會有手腳冰冷、面青青等徵狀出現。此外,凍啤酒、酒中加冰等同凍飲,多飲幾杯會令體質更虛寒。

Q4:酒後醉醺醺,若想加快清醒,應做甚麼?

姚:飲水是有效方法。水可以溝淡血液中的酒精濃度,紓緩酒醉徵狀;多飲水又會刺激膀胱,能從小便中排走酒精和毒素。

陳:補水之餘,祛濕熱的飲品亦有助解酒毒,促使酒精快速分解和排泄,如西瓜汁、薏米水、竹蔗水、豆漿、綠豆沙、海帶湯等,但應盡量不加糖,免糖分惹濕氣。此外,葛藤花、生甘草、草果、砂仁等藥材,均具解酒毒功效,取1両煲飲已很見效。以葛藤花為例,它有「千杯不醉」的美譽,建議用保溫瓶加熱水焗20分鐘,或直接用水煲滾。

Q5:按摩穴位有助解酒嗎?

陳:穴位按摩屬「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但對於醉酒人士而言,若想醒腦開竅,輕力按壓太陽穴、百會穴、印堂、人中、合谷等穴位,的確有助神志清醒、紓緩頭痛不適!另外,搓揉肚部,也可加速脾胃及肝氣運行。

Q6:宿醉頭痛怎麼辦?

姚:坊間指,飲咖啡有助治頭痛,那是因咖啡有鎮痛效用,猶如阿士匹靈,但效力屬短暫性。值得一提,酒後服用止痛藥會令肝臟傷上加傷,不建議服用過多。

陳:可考慮服用蜜糖,因有解毒功效,能紓緩頭痛。

Q7:酒後應否洗熱水澡?

陳:飲酒後,體內氣血會集中在肝臟,協助解毒,而洗熱水浴會令全身血氣運行,當全身皮膚及血管擴張,容易令腦部氣血不足而暈倒。最佳做法是留待翌日早上才梳洗。

Q8:有說酒後會睡得更佳,真的嗎?

姚:錯!雖然酒精會抑制大腦活躍的中樞神經,但同時會影響深層睡眠質素,因此酒醒後,多會覺得更疲憊,或出現頭痛現象。

Q9:想飲得開心,酒前可以做甚麼?

姚:多飲水,保持體內有充足水分,以免酒精在血液中積聚。

陳:保持良好的脾胃,平日可多吃健脾開胃的食物,如粟米、薏仁、山藥等,並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因食無定時最傷脾胃。

撰文:江蔚賢

部分攝影:謝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