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智言 聚焦少年窮

說到台灣的青春片,很多人會想起《那些年》,但其實12年前一齣《藍色大門》,也引來不少回響,除捧紅主角陳柏霖、桂綸鎂,影片更曾入圍康城影展、東京影展、亞太影展等,被譽為2000年代台灣最具代表性電影之一,為導演易智言贏來不少掌聲。

近日上映的《行動代號:孫中山》是易導的新作,單看片名以為是悲壯革命烈士片,實情卻是講述兩名窮少年為脫貧而「起革命」。「影片反映當下社會對貧窮世襲化的無聲憤怒,但真正打動我的,卻是那份久違的少年情懷……」究竟是怎樣的故事和情感,讓他連贏台北電影節最佳編劇獎及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

貧富差距感受深

《行動代號:孫中山》的故事很簡單,主人翁「阿左」自認是全台北最窮的高中生,因被催交班費,打算偷走校內的孫中山銅像變賣,怎料同學「小天」因沒錢交畢業旅行費,也想出同樣計劃,二人夜襲校園時冤家路窄,引起一場銅像爭奪戰……聽來是青春喜劇的戲碼,背後要談的,卻是歷史久遠的社會問題——貧富懸殊。

「每個創作人,生命裏都會碰到一些小事,跟着自己很久很久。」跟着易智言多年的,正是「貧窮」這回事。「我的家境還好,小學、初中均唸私校,高中考入全台灣最好的公立學校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同學來自五湖四海。記得第一個學期被選為班長,首件要務是跟大夥兒討論班費,但討論了6周,仍沒結果,令我喪氣又光火,對好朋友抱怨說:『建中都是狀元,但原來是一群白癡,班費都無法決定!』朋友聽了,忍不住反駁說:『你可回去跟爸媽要,但有人要省吃儉用,餓30餐飯,才能弄個班費做T恤,怎能隨便……』那時我15歲,第一次認識到『社會階級』這回事。」90年代,易智言開始入行拍電影,對窮人窮事的體會更深。「貧富不均,像鬼魅一樣,它在不同地方會展現出不同樣子,像香港年輕人無法買樓、台灣畢業生的平均薪金只有22,000台幣……這些貧窮問題不像核電那樣,有一個明顯的危險,讓大家可以看得見、感受得到,所以,我想說出來。」

年少階段戲味濃

「阿嬤跑了,我媽跑了,床跑了,桌子也跑了,只要有腳的統統跑了。」

「我們兒子的兒子,都注定窮斃了!」

上述對白出自戲中一對少年主角,二人均處於社會的底層,為生活不斷掙扎。「以阿左為例,他自認是全台北最貧窮的高中生,欠班費欠到上黑名單,阿嬤要做4千枚膠花才足夠交錢,但樂天性格不改,還跟同學計劃偷東西;另一主角小天的性格相對沉鬱,做起事來卻直截了當,像肚子餓就跑去超市免費試吃,被酗酒老爸打就去天橋底睡紙箱……現實殘酷,二人卻沒有選擇吸毒、援交或當上蠱惑仔,而是用最單純的方式『脫貧』。還懂得用自嘲、嬉皮笑臉和無聊來開脫,電影中常見兩主角『鬥嘴』,比賽誰最窮、誰沒飯吃、誰家裏最沒錢……我寫台詞的一大特點,就是常常重複,好像廢話。它不像一般電影對白般有深刻意義,反而像平常跟年輕人聊天,東拉西扯,談了大半天自己、家庭、學校,都沒有重點,但這就是Ordinary Life。」

由《藍色大門》談愛情,到現在說貧窮,易的鏡頭均聚焦於青少年身上。「一來我很懷念那個階段,簡單、乾淨、直接,沒有雜質,二來是這個年紀本身就非常『戲劇化』,從一個受家庭保護、聽老師話的『安全網』,轉變為一個獨立自主的狀態,年輕人會怎樣看自己、社會及將來?這是我的主角常要面對的疑難,嘿嘿。」

演員性格似角色

選角方面,易智言擅長發掘年輕演員,電影《藍色大門》的桂綸鎂、陳柏霖、張孝全,以至電視劇《危險心靈》的黃河、張書豪,都因演他寫的少年而成名,而是次擔正的詹懷雲與魏漢鼎,乃劇組人員在西門町街頭找的,二人性格就如主角,南轅北轍,充滿年少的稜角。

「詹懷雲,就像他演的阿左,樂天、節奏慢、自以為是,你看他接受訪問時,總是不專心又以為自己很厲害。魏漢鼎則較沉默、內心強大,帶着少年的神秘;電影裏的小天,總是用睥睨的眼神質疑世界,對人並不信任,直至遇到樂天光明的阿左,才感覺到世界的良善。」最後一場戲,講述二人在黑夜的西門町街頭,追趕載着銅像的車穿街過巷,互相鬥法,卻打出了真誠和友情。「本來是一個少年在掙扎,到了最後卻成了夥伴,公平地交換名字……寫到那裏,我覺得打動了自己的,是這兩個角色終於得到一點溫暖,縱使他們的未來仍處於掙扎、不確定的狀態,路上總算有個伴,有一份浪漫、美麗又難以言喻的友情。至於脫貧問題,也許像電影中的孫中山一樣,需要革命、奮鬥,才能看到未來的出路吧。」

Profile

易智言,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修讀電影電視戲劇製作;1995年拍攝首部長片《寂寞芳心俱樂部》;2002年拍攝《藍色大門》,入選康城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東京影展及獲得布拉迪斯拉發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剛過去的第51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憑《行動代號:孫中山》榮獲最佳原著劇本。

關於鮮浪潮2014

現正上映的《行動代號:孫中山》為「鮮浪潮2014——國際短片展」的開幕電影;影展將於12月5日至19日舉行,為期15天,選映的短片共64齣,包括37齣本地學生組及公開組的競賽作品,以及27齣海外精選短片作品(分別來自國際影視院校聯會、中國杭州亞洲青年影展和德國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

詳情可瀏覽www.freshwave.hk。

撰文:戴寶瑩 

部分攝影:胡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