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糖尿由飲食做起

糖尿病是常見都市病之一,近年更有年輕化迹象,30歲左右患上二型糖尿病的病例愈來愈多。由於糖尿病可引發多種併發症,不得不加以提防,尤其是家族中曾有人患糖尿病,更應提高警覺,年年驗身!

一型糖尿 與免疫系統有關

當我們進食後,要靠胰島素運送血糖,為身體提供能量,若胰臟不能生產胰島素,或胰島素分泌不足,將影響身體對糖分的代謝作用,令血糖滯留於血液中;當血糖過高,又會引致脂肪及蛋白質代謝紊亂,加上糖是氧化劑,會加速血管壁老化,若置之不理,將對心血管、視網膜、腎臟、末梢神經等器官構成損害,甚至可致命。據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馬珮珊指出,糖尿病大致分為一型及二型,一型糖尿為絕對性胰島素缺乏,發病病理未明,一般相信為自體免疫性疾病,產生胰島素的細胞被免疫系統破壞,導致胰島素絕對性缺乏,亦有機會因急性病毒誘發免疫系統失調。二型糖尿則為相對性胰島素缺乏,病因是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身體器官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所致,多發生於肥胖人士或長者身上。

BMI高於23 增患病風險

「一型糖尿的發病反應多來得猛烈且急,因缺乏胰島素補充,身體需要分解脂肪及蛋白質來提供能量,可引致酮酸中毒現象,令患者出現惡心、嘔吐、呼吸困難、昏厥等徵狀。二型糖尿則與胰臟提早老化有關,可由多種因素引起。肥胖、遺傳與糖尿病具直接關係。對亞洲人而言,BMI指數高於23kg/m2,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即會提升;直系親屬為糖尿病患者的人士,患病風險亦較一般人提高1至6倍。此外,壓力、睡眠不足6小時或多於9小時,亦會增加患病機會。」馬醫生表示,一型患者因無法自行製造胰島素,必須每天接受胰島素注射;二型病者則需要調控飲食習慣,若因肥胖致病,更要努力減肥,並定時「篤手指」,監察空腹血糖及餐後血糖水平,配合口服藥物作治療。

撰文:郭淑怡

攝影:郭凱敏

鳴謝: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馬珮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