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景生情

書展開鑼,一連串文化活動亦相繼與市民見面,令全城沉浸在濃厚的文化藝術氣息之中。想深入了解本土文化,除了看書,還可身體力行。有機構舉辦特色文化課程,學員可與建築文物專家一起實地考察本地歷史建築,藉此了解香港昔日的文化及民生實況。課程以理論結合考察,讓大家跳出書本的框框,以雙腳來見證本土文化的歲月痕迹。

結合理論與考察

香港人多地少,經濟發展迅速,開埠百多年來變化甚巨。而為推動本土文化、建築的保育,香港生態旅遊專業培訓中心開辦了「建築見民生系列」課程,透過實地考察,帶領學員認識香港各區快要被遺忘的建築與民生。

課程總監謝宇德(Derek)表示:「香港由殖民時代至今,有不少民生歷史事件都漸漸被人遺忘,但不少遺留下來的歷史建築,仍能反映當時民生的演變。因此,希望學員透過了解建築物背後的故事,明白到文化保育的意義及重要性。而考察地點的選擇,也會考慮到該區是否具有與民生歷史事件相關的建築物。」

課程邀請到本地建築文物專家陳天權授課,早前先後走訪了大埔、九龍城及北大嶼山,接着將會推出「西營盤篇」及「灣仔篇」兩個課程。每個課程以該地區為主題,設兩節理論課及1節戶外考察課。

留意歷史細節

在課堂上,導師會先講授該區的建築文化、歷史事件、民生演變等知識,讓學員打好知識基礎,然後就會進入考察課。實地考察會由一名專家導師、一名課程主任及一名資深課程領隊帶隊,與學員親身落區,走訪區內歷史地標、活化建築物。

Derek表示:「除了一些著名地標外,導師在考察時還會指出一些市區內遺留下來細微的歷史痕迹,例如之前走訪過的深水埗公園,園內有一些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軍營界石,很多人都以為是普通的石柱,其實很有歷史價值。」

「西營盤篇」及「灣仔篇」課程將於9月、11月先後舉辦,Derek指出這兩個地區有不少具歷史價值的著名地標,而且近年兩區有不少重建項目展開,很值得學員親身一看究竟。

了解活化情況

Derek補充,西營盤在英國最初佔領香港的時期,其實是一個軍營,但後來遷到維多利亞軍營後被廢棄。「西營盤篇」的考察課,師生們會走訪香港大學校舍、法定古蹟英皇書院校舍、3級歷史建築的救恩堂教堂等地標。

「灣仔篇」則會回味該區的歷史-當年是一個集結各種商貿的海灣,上至大班、國內外商人,下至搬運工人等都在此工作,華洋雜處的獨特性營造出別具特色的民生環境。考察課會讓學員走訪著名的藍屋、洪聖廟、舊灣仔郵政局、和昌大押等地標,細味當年的點滴之餘,更有助了解這些歷史建築的活化情況。

Derek表示:「課程不設習作及考試,歡迎本地導遊、對民生及建築感興趣的人士報讀,學員年齡最好是中學生或以上,這樣較能應付到理論課和考察課的需求。」

課程資料

課程名稱:「建築見民生系列」課程(西營盤篇/灣仔篇)

開辦機構:香港生態旅遊專業培訓中心

開課日期:9月4日(西營盤篇)、11月6日(灣仔篇)

截止報名日期: 8月30日(西營盤篇)、11月1日(灣仔篇)

學費:$430/篇

查詢:2116 1971

撰文:李潤康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