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恒我訴:Call機

與友人談起Call機(傳呼機),非常緬懷。年幼的時候,Call機是上班族的必備工具,那時沒有手機與網絡,如何與外出的人聯繫?只有靠Call 機。

早期的Call機只會發響,機主一收到Call便要找電話「覆台」;再過一代是「數字機」,機面會顯示一排數字,可能是一個電話號碼,又或是一堆「密碼」,機主收到幾個數字後,便要打開「密碼紙」來「解碼」,例如「604」是「留電話位置」,「622」是「入錶」,「583」是「崇光百貨」等等。一直懷疑,究竟有沒有人會花時間打開那張又小又殘的「密碼紙」?打一通電話「覆台」豈不是更省時間麼?

我的第一台Call機是中五時擁有,那是一部「中文顯示機」,體積頗龐大,但勝在能夠顯示中文,上下兩排,每排8個字。其實那台Call機是某位「富貴同學」借給我用的(當年竟然有這回事!)那時覺得「佗Call機」是一件很「有型」的事,於是便問他借來,還在校內招搖。有次,Call機竟然在上課期間響起,同學們立即哄堂大笑。如此大罪,老師當然不會放過,還一口咬定我是「壞分子」,理由是:「一個正常學生怎會有Call機?」幾經辛苦才能避過「見家長」。到了美國讀書之後,Call機真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奇怪的是,美國竟沒有文字機,我們被迫倒退至「數字機」,而且,他們連「Call台小姐」也沒有,只能靠傳呼的人在音頻電話上按下數字鍵,一掛線,那些數字就會發到我們的Call機上。

於是,朋友們便自創一些「密碼」,例如在電話號碼後加上「-555」便代表「快快快」,意思是要機主盡快回覆;還有「143」,即「I Love You」(取其英文字母的數量)。別小看這組簡單的數字,在那個通訊艱難又昂貴的年代,「143」 撮合了不少男女,亦暫時紓緩了不少戀人的相思之苦。這些,對於「WhatsApp世代」的人來說,是很難理解和感受到的。

網址:www.facebook.com/newpapaclub

劉偉恒•導演及電台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