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養,不棄養 有愛有希望!

假如生命只剩下12天,還來不及嘗到幸福滋味,就要面對死神的威脅,世界未免太殘酷。

電影《十二夜》是一部關心流浪動物議題的紀錄片,導演透過鏡頭,記錄流浪狗在收容所的遭遇與改變,但凡過了12天的限期仍無人認養或無法找到舊主人的狗,一律被判安樂死。

動物的命運不是注定的,而是來自你我的決定,既然有改寫命運的能力,何不擔當流浪動物的守護天使?

Case 1:愛心耐性不可缺

在電影《十二夜》,主角之一小黃犬「空空」活潑傻氣,見到人就開心擺尾,進入收容所後,漸漸意識到生命正在倒數,變得鬱鬱不歡,幸最終巧遇現時的領養者,重投幸福生活……同屬小黃犬的Momo,也於出生8星期覓得好歸宿。

領養者Timon和Grace跟Momo於去年3月在救狗之家的Puppy Adoption Day結緣,Timon表示,養狗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要找生活夥伴,無關狗隻的品種、身世或外形,加上得悉部分狗場為增加繁殖數量,會為狗隻注射激素,做法不人道。「任何動物都是生命,不是商品,領養是尊重生命。」

事實上,Momo能健康成長,全靠主人悉心照顧。「回家第一晚,Momo的情緒不是太穩定,所以我們常常半夜起床,給牠抱抱和撫摸等觸覺。此外,領養初期,Momo還未打齊針,我們更加緊張;要上班的日子,更會把握午飯時間趕回家,確保小狗有足夠的糧水……」Grace又表示,養狗就像教小孩,必須具備足夠耐性,一個訊息,可能要用上比教小朋友多10倍的時間,才能讓狗狗明白。Timon則建議,飼養狗隻前,必須做資料搜集,清楚了解狗隻的脾性,確保自己有能力處理,否則只是累鬥累,無論是主人或狗狗都不開心。

Case 2:需要時間磨合

很多人認為,寵物狗是需要適當約束的,讓牠養成服從習慣,長毛芝娃娃Whizz的主人Money卻認為,領養者與寵物都需要自我調整,以適應對方,才能建立互信關係。

「3年前,救狗之家的領養中心遷入大埔,本身在附近居住,於是登記成為義工,協助照顧狗隻。當時見到Whizz與兩隻小狗被安排入住一間貼了『Red Dog』紙條的狗屋,代表犬隻屬於危險性或攻擊性,對陌生人不太友善,可是,每次見到Whizz,牠都主動逗我玩,非常熱情……當了1年義工,目睹其他狗隻陸續覓得新主人,Whizz卻乏人問津,加上長期照顧,日久生情,便決定把牠收養。」

據Money憶述,那時Whizz約3歲,曾兩次被棄養,性格帶點神經質,稍微緊張就會自轉,並發出吠叫,所以領養初期,她給予Whizz高度自由,而且不能表現得太熱情,不能主動撫摸,讓牠有安全感。「我發現,Whizz不喜歡在家排泄,故每天至少會帶牠出街一次,解決大二小便之餘,又有助健康。領養是一件具意義的事,但謹記事前必須三思,畢竟寵物的幸福源自主人的愛。」

Case 3:包容寵物缺陷

領養,是以行動傳遞一份強而有力的愛,要是寵物有殘缺,領養者更要有包容的心!

6歲的Suzie與9歲的Beau同屬被棄養的流浪動物,前者是混種的迷你史納莎,天生失聰,後者是拳師狗,看似惡形惡相,難以親近。二犬的命運,隨着領養者Sam的出現而得到改寫,讓牠們重拾溫暖。Sam在英國居住期間,曾飼養拳師狗,所以對Beau一見鍾情,她說:「當時在救狗之家的領養中心,其他狗狗都在吠叫,只有Beau很乖很安靜。經了解後,知道牠患有心絲蟲,留在領養中心已半年,我便決定收養……」緣來沒法擋,正當Sam要為Beau找伴,又給她在救狗中心遇上Suzie,後來發現Suzie跟Beau是同一天到上水漁護署報到的,覺得大家很有緣分,於是把Suzie也帶回家。「Beau以往經常受到狗隻欺負,久而久之變得很怕與其他狗狗相處,但牠與Suzie首天見面,已相處融洽,實在難得。」Sam認為,狗的外形會隨時間改變,大家飼養寵物時不應單憑外表決定。「領養前,真的要考慮清楚,皆因被領養的狗隻要是再次被棄養,那是二度傷害,影響極大!」

給流浪動物改變命運

《十二夜》導演Raye說:「想要改變這個世界的殘酷,你必須先鼓起勇氣直視它。」

領養者是流浪動物的天使,但牠們能否望到曙光?在香港,留給流浪動物的時間僅得4天,因本地兩大流浪動物收容中心—漁護署及愛護動物協會,流浪動物僅獲4天時間待主人領養,否則將被人道毀滅。由Sally Andersen創立的救狗之家,旨在拯救被遺棄的成犬及幼犬。她強調機構的原則是「No Kill」,盡量安排幼犬及小型犬由暫養家庭照顧,讓牠們被永久領養前,能夠於家庭環境下生活,助狗隻走出被遺棄或曾於繁殖場生活等創傷經歷的陰霾。除拯救及領養工作,機構也着重公眾教育,希望廣傳「領養,不棄養」的訊息。

撰文:周思靜

部分攝影:梁偉德、張群生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場地提供:Dog One Life

鳴謝:香港救狗之家